6月10日,第四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暨雅安全民饮茶日活动在名山县吴理真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雅安市茶叶学会和雅安市茶业协会共同主办,由名山县政府和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名山分所承办。旨在打造四川乃至中国西部茶叶品牌,传承和弘扬蒙顶山茶文化,促进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品牌发展。
此次大赛包括制茶师比赛、茶艺师比赛和斗茶比赛三个竞赛项目,充分展示制茶、泡茶、品茶三个过程。活动吸引了来自雅安、成都、蒲江、洪雅、都江堰、筠连、屏山等地的42家茶叶企业、12个乡镇和学校代表队,以及相关部门、茶叶专家、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和各界爱茶人士1000余人参加比赛、评审和观摩交流活动。参赛茶企共计送选60个茶样、26名制茶工、39位茶艺人员的18个节目参加比赛。
通过专业评比和激烈角逐,10个茶叶品类分别决出唯一的金奖, 26个产品获得银奖,16个产品获得铜奖,还有4个特色产品获得创新产品奖。手工制茶的师傅也决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也决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
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陈吉学介绍,与前三届斗茶大赛相比,今年的斗茶大赛有更多的特点和亮点:参赛范围扩大、参赛项目增多、参赛要求更高,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发展。尤其是今年的比赛吸引了除雅安之外的川西、川南茶区的茶企参加,说明蒙顶山茶区在四川茶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发展四川茶产业有越来越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四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斗茶大赛是一项优中选优的评比,目的是要让各个茶企了解各自产品的特点和差距,提高加工水平,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如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蒙顶山杯”斗茶大赛,其覆盖面更广,比赛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打造成西部品牌赛事,是主办方和广大茶企的共同心愿。
你“争”我“斗”,好茶大家说了算。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顾名思义,就是要比一比、斗一斗谁的茶好、谁的茶香。
斗茶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历史悠久,是一种传统性的茶文化活动,是做茶之人和爱茶之人共同交流的活动,其参与性相当广泛。
因此,作为川西茶叶的主产地,从2008年起,雅安开始举办斗茶比赛。斗茶比赛也从户内转移到户外,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目的就在于要让更多的爱茶之人参与其中,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体现各自茶叶的品质特征、加工技术、风味特点,展示地方特色。同时又要让各个茶企有机会同台竞争,找差距、找不足,从而提升产品品质。
10日早上8点半,离评比开始还有近一个小时。但是已经有茶企负责人陆续来到比赛现场,为斗茶评比做最后的准备。“送评的茶样能够获奖当然最好,但如果没有获奖,说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还需要努力。”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承义说。
雅安市山雅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军则表示,获奖是对企业的肯定,值得高兴。但如果没有获奖,他也会因为有斗茶比赛这样的学习交流平台而庆幸。
“今年送评的茶样,首先要送到省茶检中心按照产品标准进行卫生及理化检验,符合标准才能参赛。”专家评审组组长、川农大副教授何春雷说,茶叶饮品,安全第一。所以,今年斗茶大赛新增卫生、理化检验,确保参赛茶样质量安全。
为保证比赛的公开、公平、公正,所有茶样进行密码编号,并且采取先湿评、后干评的方法进行评比。评委由专家和企业代表组成,分别对送评茶样评分、统计,决出各个品类的金、银、铜奖以及创新产品奖。
“从历届斗茶比赛的情况看来,各个茶企的产品质量和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虽然增加了评选难度,但也能对比出各个茶叶产品品质的细微区别。”何春雷说,在今年的比赛中,有一款茶仅仅因为0.02分之差,与金奖失之交臂,虽感到惋惜,但也说明,想要获得金奖,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何春雷表示,斗茶比赛最终的目的是想让企业通过这样的平台,提高产品质量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产品质量就是生命,要以质量求发展。”
斗茶,不仅要斗出谁的茶好,还要鼓励茶企积极创新,勇于研发新产品,因此从去年开始设立创新产品奖。针对今年斗茶大赛评出的四个创新产品奖,茶叶审评专家、川农大教授杜晓说,产品创新是满足市场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途径。此次评选出的创新产品,从工艺、外形、香气、口感方面都有突破、有创新,各具特色、品质上佳,并且在斗茶评比中得分也比较高。创新产品奖的设立,就是要鼓励企业在保证产品品质稳定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用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用核心产品支撑企业的市场营销。
记者从第四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组委会获悉,接下来,为了扩大金奖产品的影响力,还将举办金奖产品专场品鉴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与金奖产品来一次亲密接触。
看茶制茶,手工制茶师之间的较量。好山好水种好茶,制茶能手显神通。第四届“蒙顶山杯”斗茶大赛把制茶过程完全呈现在公众面前,让大家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比赛固然要评出个高低,但其目的则是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各个制茶师在比赛中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制茶水平。
打开炒锅的开关,凭着制茶的经验,制茶师用双手感知锅内的温度。待到“时机”成熟,便把品质上好的鲜叶倒入锅中,顿时茶香四溢,青烟袅袅,评比正式开始。制茶师专注的神情、一招一式规范而又大气,引来众多观众围观。26名制茶师通过3轮竞赛,竭尽全力,一展身手。加工出来的茶叶经过专家评审的评比,结合现场观众的评议,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尽管我的炒茶经验算是丰富了,但要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还是很困难的。”由四川蒙顶山大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制茶选手高仕全在比赛前,仍旧在做着相关的准备工作,生怕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差错。
“参加这次比赛的制茶师,既有经验老道的师傅,也有初来乍到的新手,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让这次比赛意义深远。”此次担任制茶评比组组长的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陈昌辉说,制茶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不断地相互沟通和交流,找出制茶技艺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才能不断完善和改进制茶工艺,从单纯制茶跨越到产品创新,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在陈昌辉看来,手工制茶技艺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原因在于手工制茶技艺是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是改进机械化制茶工艺的基础。“制茶不用巧,全靠火工妙”、“旺火提香”都是千百年来制茶师总结出的制茶经验。同样的鲜叶、同样的炒锅,不同的人会炒出各不同的茶叶,这就是手工制茶的微妙之处,也是手工制茶的精髓之处。
“同样的原料却因制茶师的不同而被制作出不同的茶叶,说明制茶技术存在差异。”陈昌辉说,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对提高制茶水平尤为重要。
融茶于景,茶艺款款显茶情。茶艺,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舞台的艺术,一种人生的艺术。把人们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是精神和心灵的享受。泡一壶好茶,细细品味,感悟酸甜苦辣的人生。
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响起,独具特色的龙行十八式热力开场。长嘴壶在各茶技师的手中来回穿梭,壶中的水准确地注入杯中,滴水不漏、人壶合一,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声:“龙行十八式简直是百看不厌!”
“凤凰三点头,在冲水的时候,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给客人点头致意……”“水入杯中,水波冉冉,茶叶在杯中飞舞,落英缤纷……”“君子如玉,玉者无声。她拥有如玉一般温润、谦逊的典雅之美……”配合着轻缓的音乐、优美的解说词,一个个精彩的茶艺表演让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居然是个小娃娃在表演长嘴壶!”由成都息心斋茶文化有限公司选送的茶艺表演者吸引了评委和观众的眼球。这名小选手名叫杨万熙,今年9岁,学习长嘴壶茶技表演也才一个月,但他在台上的表现让很多人都惊叹:“长嘴壶茶艺后继有人!”
舞台上的杨万熙显得自信满满,虽说是“客场作战”,但也底气十足。舞台下的他则有一点点害羞,毕竟作为后辈的他,在众多高手面前,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当被问及为何要学习茶技表演时,杨万熙这样说:“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长嘴壶表演刚好符合我的兴趣爱好。我很希望痛过自己的力量去推广四川的茶。”毫无疑问,杨万熙成为当天比赛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
在当日的比赛中,18个茶艺表演节目各具特色、创意新颖,既秉承了传统的古典之韵,又赋予了现代的创新之美。
茶马古道藏茶茶艺把藏族的传统舞蹈与茶艺相结合,演绎出了藏茶千年的历史。节目茶越千秋则让大家回望历史,知晓茶艺发展的点点滴滴……
“茶艺是茶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表演形式,对营造茶文化氛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茶艺比赛考评专家组组长、市供销社副主任王振霞说,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品茶美感,是精神和心灵的享受,是茶与人的一种交流。好的茶艺能带给人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让人感知茶香、体会茶情,从而推动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