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减制约因素压力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根据宏观数据显示,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从文旅消费水平分析,2023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平均花费1220.27元/人次,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5.91%,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46%。2023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平均花费540.35元/人次,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33.67%,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0.45%。与平均消费水平尚未恢复的情况相反,假期高价房暴涨却一房难求,低价房平价但未出现饱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文化旅游消费逐步呈现两极化,高端旅游消费人群虽少,但消费欲望强烈,中低端旅游消费人群虽多,但受制于非生活必须的可支配收入、休闲时间、消费选择等因素,尚未完全恢复活力。要达到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培育文旅消费氛围的目的,必须针对制约因素有的放矢,提升消费能力和制造消费环境。

一、完善文旅消费刺激政策

探索“国内游”观看演出、购买景区门票,以及大中小学学生参与文化艺术培训、暑假研学实践等文旅消费增设为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设置适当的扣除额度,通过税收调节促进文旅消费的内循环。鼓励各级工会或党务部门合理利用培训经费,组织干部职工红色教育、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实地参观学习等集体研学活动。持续推进“放管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提升全社会长期可持续文旅消费能力。

二、合理调整现有休假制度

适当延长民众闲暇时间,针对不同人群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分段休假等举措,适当增加带薪休假天数,鼓励推行每周2.5天休假,为文旅消费提供时间基础。调整集中休假制度,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分段灵活安排带薪休假、错峰休假,不搞一刀切,减少高峰期旅游经营单位“吃不下”,平时“吃不饱”的情况,改善因集中休假带来的景点人满为患、一房难订、一票难求、价格高涨、服务下降等问题,推动文旅消费从目前的假日消费向“全季全时”旅游消费转变,解决旅游淡旺季平衡问题。

三、提升文旅消费券引导作用

目前,全国多个省区市采取发放消费券等办法来提振消费市场,对当地经济复苏起到了直接有效的拉动作用,但仍然存在精准度不足、配套性不强等问题,如文旅部门发放的消费券多针对旅游景区,商务部门发放的消费券多针对群众日常消费,建议政府牵头,对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分类配套消费券比例,增强消费券发放的整体性,进而带动全链条消费。同时,建议探索建立跨区消费券流通试点,鼓励地方联合发放跨区域的文旅消费券,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券使用区域和场景,推动“跨市游”、“跨省游”等中长线旅游发展。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