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老家重生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硗碛场镇 杨丽 摄

  

  原生态歌舞《依瓦让巴》

  

  熊猫古城景区城门   高华康 摄

  

  上九节传统节目《天鹅抱蛋》

  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纪实

  夹金山下,青衣江源头,有一个有着“草木生之,禽兽聚之,宝藏兴焉”的民族待遇县——宝兴县。

  经历“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宝兴藏汉同胞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改善基础设施、重建产业、修复生态,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西连甘孜康定县,北接阿坝小金县,东北与汶川县交界,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宝兴县,是连接汉藏的重要战略通道,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区域。

  该县有1个民族乡,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人口1.0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1%。2009年,该县被省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

  多年来,宝兴县委围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执行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全县上下呈现出各民族团结进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繁荣景象。

  畅通无阻

  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

  巍峨的夹金山下,青衣江源头处,5座翠绿的山头簇拥着一汪碧水,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坐落在这里。

  10月,沿着省道210线进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公路两侧是青瓦、红墙、木栅栏……

  一排排独具藏乡风情的新式锅庄房映入眼帘,藏族姑娘正认真地在阳光下编织腰带,花园外有小孩正追逐嬉戏。

  公路通向夹金山顶。这条2009年竣工通车的宝兴至夹金山段的水泥公路上,往来车辆络绎不绝。

  这不仅助推了当地红色旅游业发展,还为宝兴和小金县架起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村民介绍,硗碛群众主要从阿坝小金县购买苹果、豌豆、土豆等农作物,小金群众则从硗碛购买牦牛、山羊等牲畜。每年两地交易最为频繁的时期是10月到12月。

  “公路四通八达,可以直接通往放牧地。”硗碛乡嘎日村党支部书记杨朝军说,“嘎日村有262户居民,目前牧场共有约16000头牦牛、6000头黄牛、6000头山羊、2000匹马。”

  修一条通往山上牧场的道路,一直是硗碛乡老百姓的梦想。杨朝军说,到牧场的道路修通后,村民平均每户年均可增收1万元。

  今年初,嘎日村大哇格扎牧场路完工,成为我市第一个通往牧区的公路。

  嘎日村村委会主任阿生说,每年村民都要到牧场给牦牛剪毛、喂盐,还要在丰收季节把牛羊赶下山出售,每年平均上牧场5至7次。因为没有道路,只好徒步或骑马,每次基本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阿生说,现在修路到牧场,不仅可实现在牧场直接买卖牲畜,而且也方便村民上山。

  如今,在嘎日村的城墙岩牧场和大和平牧场,藏乡牧民可以开车看管牛羊。

  宝兴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5·12”、“4·20”地震后,宝兴县在灾后恢复重建、西部大开发、中央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发展瓶颈的有力抓手,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新修、改造公路230公里,新建防洪堤37.5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油路)、村村通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用电。

  灾后恢复重建中,还有更加令人振奋的公路建设规划。

  2013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通知,将雅安市境内省道305线姚桥至洪雅界、省道210线夹金山至飞仙关全长约182公里的道路,升级为国道351线。国道351线建成后,从宝兴县1小时可达市区。

  新建国道351线、芦灵路、宝康路,县、乡、村路网,宝兴将更加畅通。

  新老藏寨

  旅游新起点

  10月5日,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夹拉村,一座座碉楼屹立山间,石墙、木门和独特的嘉绒藏族古建筑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村落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单后,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张朝清是地道的嘉绒藏族人,藏名勒日坚,他在夹拉村生活了76年。

  坚守着一片土地,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情结,但对于年轻的一代,他们更喜欢住进新式的藏乡民居。

  “很多人家都从老寨子搬到了新寨子。”勒日坚说,“孩子们都喜欢住新房。”

  勒日坚所说的新寨子,就是和平藏寨对面河谷处的仁朵藏寨,原和平藏寨的27户、90多个村民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住进了灾后重建的新房屋。

  新老藏寨,正按着自己的步伐在岁月中经历交替。杨树生家住在仁朵藏寨。仁朵藏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通往硗碛乡途中的一个旅游景点。杨树生和藏家居民共同出资,以藏乡的新寨子为资源,成立了藏家乐合作社,每天可接待几百名游客。

  “老寨里看古屋重楼,欣赏民俗风情,新寨里吃喝玩乐……夹拉村旅游越来越红火了。”经过“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后,新寨子的旅游设施得以重建,今年国庆期间的游客量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旅游业的前景。

  实际上,硗碛藏族乡的各个村子都有特点,都有独特的风情。今天国庆节期间,这里的旅游着实火了一把。

  藏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是硗碛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这里的红色文化也吸引着大量游客。在夹金山下的雅安“北大门”泽根村道路的一旁,两座藏式民居相邻而立。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前夜,毛泽东、朱德就在此住宿。对面一排排藏乡风情的新式锅庄房被艳丽的格桑花围绕,身着藏装的阿妈(当地人对中老年妇女的尊称)走出家门,为前来旅游的游客讲述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红军在泽根村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给这个村子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宝兴县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宝兴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生态村落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投入近3亿元建设硗碛藏族乡新场镇,打造了一批藏乡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典型,特别是投入2050万元突出打造了硗碛藏族乡勒乐村、夹拉村仁朵安置点两个新村建设示范点,形成了以特色旅游、藏乡文化、红色文化和熊猫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新村,硗碛藏族乡被评为“四川省2010年度环境优美示范乡”。

  生态种养

  致富增收卓有成效

  10月10日,夹金山,阳光灿烂,远山之巅,白雪皑皑,高山牧场上,牛羊成群。

  夹金山下的硗碛藏乡是宝兴县的唯一少数民族乡,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是半农半牧区,居民半聚半散,以畜牧、旅游、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

  海拔高度在2200米至5300米之间的夹金山,太阳辐射强,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天然牧场面积大,牧草生态良好,无污染,是养殖牦牛的好地方。宝兴拥有天然草场114万亩,其中硗碛乡高山草甸草场面积达71.2万亩,宝兴县选择了相对集中的夹金山片区25万亩高山草甸草场,建设有机牦牛养殖基地。

  “硗碛乡可放牧面积254764亩,牦牛投放数量12080头,产品可达300吨/年。”宝兴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牦牛养殖在高山草甸草场上,养殖方式为自由放牧,牦牛自由采食天然草场自然生长的牧草,饮用雪山山泉水,牦牛粪便返还高山牧场,轮牧、休牧让牧场得到恢复,牦牛群、高山草场与高山动物、植物形成一个稳定、完整的生态系统。

  宝兴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宝兴县培育壮大牦牛、硗碛藏菊、高山药蜜等特色有机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有机农业(牦牛)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第14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全省首个养殖业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夹金山下还种植了“夹金雪菊”1500亩。目前,夹金雪菊种植已推广至灵关镇,并在灵关镇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200亩,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植。

  此外,藏乡群众还发展现代农业,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蔬菜增收。如今,在泽根村夹金组发展的150亩金针菇基地,年生产鲜菇达1200余吨,总产值1000多万元。

  夹金山下,处处有宝藏。

  牧场上,还有多种名贵药材,川贝母、雪莲花、羌活、大黄等药材遍布。还有特色农产品,包括腊肉、香猪腿、雪山大白豆、苦荞、甜荞、黑桃、原始立桶蜂蜜;养殖业发达,养殖有牦牛、黄牛、山羊等。

  宝兴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灾后产业恢复重建中,该县建立了以灵关为重点的有机茶产业基地,新发展茶基地面积3000亩,到2015年,该县茶叶基地面积将达到3万亩;以陇东大圆包为重点,打造宝兴中药材产业基地,3年建设11万亩;以高山有机延季蔬菜和陇东有机红心猕猴桃为重点,打造高山有机果蔬基地。辐射带动宝兴县有机产业发展,促进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形成基地带动加工产业、有机农业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发展。

  民俗生态

  中国绿色诺亚方舟

  夹金山、神木垒、东拉山、空石林、铁坪山……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里的迤逦风光。

  上九节、抬菩萨节、红叶节……独具民族风情的节日,让这里充满魅力。

  如今,“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和“硗碛上九节”、“硗碛锅庄”,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青衣江之源的夹金山到曾是穆坪土司冶所的宝兴县城,一个“中国绿色诺亚方舟”的远景已然成形。

  行走在有着“熊猫古城”之称的宝兴县城,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城门、朴素淡雅的川西仿古民居、古韵十足的石板路、浓缩中国园林精华的小桥流水、无处不在的熊猫元素……

  一幅幅展现着宝兴浓郁地方特色的画卷,深深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

  这是如今的熊猫古城在灾后恢复重建后,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

  灾后恢复重建,宝兴成效明显。宝兴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宝兴县314个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开工率达100%,已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约34.14亿元。已完工项目112个,完工率35.67%。其中:农村建设类项目7个,公共服务类项目68个,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生态环境修复类项目5个,产业重建类项目8个,文化旅游类项目12个,地质灾害防治类项目6个。在建项目202个,完成投资约28.48亿元。其中:城乡住房类项目在建1个,城镇体系类项目在建20个,农村建设类项目在建36个,公共服务类项目在建5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在建10个,生态环境修复类项目在建31个,产业重建类项目在建19个,防灾减灾类项目在建5个,土地利用类项目在建1个,文化旅游类项目在建18个,地质灾害防治类项目在建4个……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努力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中国绿色诺亚方舟”,是5.8万宝兴人重建美丽新宝兴的方向和目标。

  “以熊猫文化为灵魂,引入古城理念和元素,着力打造具有优秀旅游城市特质、蕴含浓郁熊猫文化的熊猫古城。”宝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高标准、大手笔打造熊猫古城景区这一大胆、明智的决策。

  随着一决策的实施,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宝兴不仅将大熊猫这张“王牌”运用得淋漓尽致,还给快速发展中的宝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是让5.8万宝兴人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宝兴县将以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中国绿色诺亚方舟”为目标,通过推进全域景区化和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快速把重建后的美丽新宝兴推向国内外。

  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大熊猫文化为灵魂,以熊猫古城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高水平、大手笔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着力打造集大熊猫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科研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使宝兴成为生态环境一流、文化更具品位、特色更加鲜明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大熊猫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以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等为重点,走‘全域景区化’发展道路,奋力夺取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快速把重建后的美丽新宝兴推向国内外。”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