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远多瑰怪云雾帽壳山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五一长假,汉源轿顶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当饱览过轿顶风光之后,不少游客还会前往蓑衣岭,缅怀当年为修建乐西公路而捐躯的先辈们。

  而当众人行至蓑衣岭时,大多会被其东南方向的帽壳山所吸引。此山壁立千仞,刀削斧砍,云雾缠绕,林木环绕,神秘无比。

  帽壳山最高海拔3225米,位于我市汉源县最东端的永利彝族乡境内。该乡杉树村的村民世代围绕帽壳山而生活,与大山关系匪浅。

  森林——丰盛茂密

  22日,山雾弥漫,群山被笼罩在雾气之中。在当地人万进军等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帽壳山,造访这座神秘而迷人的大山。

  万进军所居住的村落位于马鞍山,正好与帽壳山隔沟壑而对望,对于帽壳山他们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朝夕相处,陌生的是村里最为年长的人也不能完整地描述帽壳山。

  从村子出来不到100米,穿过一条山沟,帽壳山之行开始。山沟里的水从帽壳山而来,清澈透亮。“上行几十米,还有一个大瀑布,涨水天很有气势。”万进军介绍。

  小溪像是山与村子勾勒的界限,沟的一边便是村子和耕地,另一边则是完全没有开垦的原始森林。

  帽壳山的路很陡峭,不少地方只能攀爬岩壁。“之前来过这里的登山爱好者,都说过瘾!”万进军笑着说道。

  在村子里看着很近的山头,要花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山上零星点缀着绽放的杜鹃花,万进军说:“帽壳山其实最美的不是花开的季节,冬季叶子泛黄的时候,才是最美。”

  在翻过第一个山头之后,风景变成另一番味道。山沟里没有溪水流动,长满了植物,像是一张硕大的绿色地毯。等到山花绽放的时候,这里必然是个万花谷。

  “这条沟要雨季的时候才会有水流过,你看沟里这些石阶就是水流冲击形成的。”顺着万进军指引的方向,石头被水冲击得很是奇特,如人工雕琢的台阶一般。

  往上,植被从灌木变成了参天大树。笔直的杉树在灌木中挺立,如伟岸的勇士守卫在高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这些树木经过山风的考验,却显得更加坚挺。

  “据说村支书叶龙军家祖上就是采皇木的,那些运往京都的木料正是出自帽壳山的杉树。”万进军说杉树村得名好像与这个有关。

  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到达帽壳山有名的燕窝洞。背靠岩壁,视野开阔,大雾中的帽壳山收于眼底。休息之际,万进军介绍起了帽壳山上几个神秘的洞穴。

  山洞——神秘离奇

  每年4—5月份,燕子会从南方飞来,山上的洞穴会成为他们繁衍生息的居所。就在万进军介绍的时候,不断有燕子飞入洞中。

  燕窝洞有三个洞口,人如果要进去,只能从岩壁底部一个仅供一个人匍匐进出的入口。然后在洞中折转到位于岩壁半腰的洞口,再从岩壁攀爬到第三个洞口。而岩壁上的路相当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下岩壁。

  第三个洞口,到了雨季,会有水流从里面流出。洞口喷溅出水雾,阳光照射在水雾上形成彩虹,合适的角度,会看见弧线连接洞口和地面。

  有趣的传说,这个山洞是仙人洞,彩虹正是仙人进出搭建的虹桥。而与之对应的,帽壳山还有一个仙姑洞,传说有人在洞中曾邂逅过一位仙姑。

  洞中空间很大,漆黑的环境里可以清晰听见燕子的鸣叫和翅膀扇动的声音。“这么黑他们还能自由飞翔,找到自己的窝,很厉害。”听见声音,万进军用电筒晃了一下,只见一个黑影快速滑出洞外。

  据万进军介绍,每年都会有村民到这里采集燕窝。不过村里人还是懂得保护的,一般采集量都不是很大。

  在离燕窝洞几十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四方洞。洞穴不深,但是洞口呈方形,如人工开凿一般。据村里流传的说法,这个四方洞却并非人为开凿。

  而在帽壳山最为神奇的山洞算是穿山洞,连通帽壳山的东西两侧。因为帽壳山与瓦屋山平行,穿过这个山洞,另一端正好可以看见瓦屋山,而且视野开阔。洞中更有近50米宽、高的大厅。

  有传说,诸葛亮经过大瓦山,曾到大瓦山和帽壳山察看地形,偶然发现了帽壳山上的“穿山洞”,觉得这个山洞生得奇特,此地应是一块宝地。临走时,诸葛亮留下一些士兵在山洞中镇守和修建,后来诸葛亮去世后就埋葬在此。而埋葬诸葛亮的士兵在下山时,却被事先设计好的机关暗算,葬身山中。因此,进入孔明墓的方法无人再知。

  关于帽壳山的传说或许还有很多,当地的老人也不能一一列举出来。帽壳山岩壁之险峻,风光之秀丽,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