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良好生态 打造大熊猫的“诺亚方舟”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因泥石流而溺亡的野生大熊猫被抬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王承东摄

  近日,卧龙一只野生大熊猫在持续的暴雨泥石流灾害中丧生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伙儿再一次将担心的目光投到了大熊猫的身上。而根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汛期,全省还将迎来多次暴雨天气过程,在暴雨和泥石流的“双重夹击”中,大熊猫还能安然无恙吗?

  大熊猫溺亡事件回顾。进入7月以来,四川省持续的强降雨致使岷江河水猛涨,7月5日上午,汶川县映秀镇黄家村四组村民周文彬在岷江紫坪铺水库回水凼处查看水情,正当周文彬望着滔滔的岷江水发呆时,忽然从上游漂来一个动物,刚开始他以为是家畜的尸体,但随着动物尸体越漂越近,这才发现是一只死亡的大熊猫。这个时候,周文彬马上报告了当地派出所,并会同其他村民将大熊猫的尸体拉到了岸边。在接到阿坝州林业局的报告后,四川省林业厅立即指示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汶川县林业局,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派人员到现场,做好大熊猫尸体的解剖分析和后续处理工作。研究中心立即派出兽医冒着暴雨前往发现地查看,当兽医到达现场查看后,立即将大熊猫尸体转移至高处安全地点进行解剖,发现这只死亡的大熊猫年龄为10岁左右,体重大概有200多斤,是一只成年的雄性大熊猫,牙齿很好,未见明显的磨损,舌头破损,腹部严重胀气,腹部和四肢部分毛已被大水冲掉,其他未见明显外伤,同时在大熊猫肺部及支气管发现了较多的积水,估计大熊猫已经在水里泡了两三天了。

  从发现地及其他情况综合判定,这只大熊猫极有可能是因持续的暴雨及泥石流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冲出到岷江映秀河段,死亡原因为溺亡。突发暴雨和泥石流在导致卧龙的道路和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的同时,也对卧龙野生大熊猫造成了一定影响。此次被溺亡的大熊猫躲过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却未能逃过此次的极端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暴雨和泥石流还造成全省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卧龙、美姑大风顶、鞍子河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站点、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沟谷植被也遭到破坏,部分大熊猫栖息地丧失,发现了因灾死亡的野生动物个体。当前,卧龙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区内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的巡护与救护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吃得真香!”记者高晓军摄

  寻找大熊猫的安乐窝。大熊猫溺亡的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太可惜了,国宝啊!”“好可怜的熊猫”“心情沉重”……一时间,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对于此次大熊猫溺亡表示可惜和心痛。而更多的网友则表示了对目前生活在卧龙的大熊猫的生存安全。网友小玲子担心地问:“现在卧龙交通、电力都遭到了破坏,大熊猫生活在那里还安全吗?‘5·12’汶川特大地震就曾经让生活在卧龙的大熊猫失去了家园,如今的暴雨泥石流让大熊猫再次面临生存困难,是不是应该为大熊猫寻找一个更加安乐的生存环境呢?”除了网友的关注外,生活在熊猫故乡雅安的民众也对大熊猫的安危表示出了担忧。市民袁建国有每天看报的习惯,最近几天,他最为关心的要数大熊猫的消息了。“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卧龙野生大熊猫被洪水淹死的消息,心里很难过,这几天降雨不断,我又担心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大熊猫也出现生命安全,于是每天都会在报纸上寻找大熊猫的消息,直到没有看到大熊猫伤亡的相关报道,心里才会踏实。”袁建国说。

  像袁建国这样的还大有人在,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先忠便是其中一位,他一直都十分关注大熊猫的消息,卧龙野生大熊猫因暴雨溺亡后的事件让他十分感慨,之后,王先忠也更加留意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从各方面打听大熊猫在暴雨中是否还有伤亡的事件发生。与此同时,从我市林业部门获悉,进入汛期以来,我市便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密切监控,从各方面传回的消息显示,目前我市还没有发现因暴雨泥石流而致使大熊猫受伤或死亡的事件发生。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陕西的秦岭山脉,甘肃和四川的岷山山脉,四川邛崃,大小相岭和凉山山脉。在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栖息地主要位于大渡河与岷江之间,南北长180公里,东西宽40公里至70公里,涵盖成都、雅安、阿坝、甘孜4市州12县,在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而《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显示,雅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4821.9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20.93%,在全国大熊猫分布市州中高居首位。王先忠表示,卧龙处于岷山山系,而“5·12”汶川特大地震主震区便在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这里也是大熊猫重点分布区,强烈的地震过后,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也致使这里成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后,每年汛期,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频发,都给生活在这个区域的野生动植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今年7月以来,同样遭受了暴雨袭击,但是在位于青衣江流域的雅安,虽然发生了地质灾害,但并没有出现毁灭性的破坏,生活在雅安大熊猫栖息地里的野生大熊猫也没有因灾出现伤亡。这就证明了,岷山山系在大地震中受到的损毁并没有完全恢复。”王先忠说。其实,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我市虽然景区有痕,但是熊猫无恙。另一方面,卧龙核桃坪基地则在特大地震中被完全震毁。为了确保圈养大熊猫的安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开始了自设立以来的首次圈养大熊猫大转移。一时间,雅安碧峰峡基地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避难场所,而雅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大熊猫打造了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

大熊猫嬉戏玩耍资料图片

  雅安生态环境底气十足。2007年2月19日,首只被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的尸体在野外雪地上被意外发现。“祥祥”是2001年8月25日在卧龙出生的雄性大熊猫,在经过近3年的野化训练后,于2006年4月被放归大自然,从而正式启动了中国“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程”。不幸的是,这只圈养的大熊猫在野外生存了还不到1年。2009年4月29日上午,正值青春妙龄的美女大熊猫“泸欣”,经过碧峰峡基地专家们精细调理后,正式被放归到我市石棉县境内的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重归山林,成为全球首只异地野外放归的大熊猫。此后,相关科技人员对大熊猫“泸欣”进行了长达3年不间断的追踪监测,了解它如何在一个全新环境中生存并与当地大熊猫融合交流。从最新监测到“泸欣”的粪便情况来看,“泸欣”的身体状况非常健康,而且它已经成功融入到了石棉大熊猫种群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园。其实,我国一直致力于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工作,以期能够让更多的大熊猫回归山林。2010年6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重新启动因地震而暂停的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同年7月20日,4只怀孕大熊猫“草草”“紫竹”“英萍”“张卡”从碧峰峡基地转运到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而以母兽带仔为特征的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第二期项目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8月3日,大熊猫“草草”顺利产下一只幼仔,这使得整个野化培训项目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11年2月20日,大熊猫“草草”带着幼仔离开了生活5个多月的小型野化培训圈,被转入了海拔更高、面积更大的中型野化培训圈,开始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另外两只参加野化培训的大熊猫“苏琳”和“茜茜”则在今年7月7日和7月8日先后产下两对双胞胎大熊猫宝宝,大熊猫“苏琳”的其中一只宝宝由于尚未发育完全,成为一只死胎。而“苏琳”更是创下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第一次在野外环境里产仔的记录。伴随着大熊猫宝宝降生,人们除了高兴之外,也产生了一些担忧。“卧龙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损毁,虽然在3年多时间里,人们尽可能快的帮助其恢复生态,但是一个地区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要真正恢复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只有充分尊重科学和自然,给予足够的时间,才能使当地的生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恢复,而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也才能真正的安然无恙。”王先忠说。“卧龙”已经成为了四川大熊猫的品牌了,人们对于“卧龙”有着太多的牵挂和不舍,但是,在卧龙的生态环境还尚未完全恢复稳定之际,便急切在卧龙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在王先忠看来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从3年前的地震到今天的洪灾,雅安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显得底气十足、气场强大,生活在雅安的大熊猫依然无忧。”王先忠表示,在大自然面前,只有遵循其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才能做好大熊猫的保护和野化工作。

  从未停止的大熊猫保护之路。雅安作为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被世人公认为大熊猫的故乡当之无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从雅安调出的活体大熊猫达到了166只,其中18只作为“国礼”由中国政府赠与美、日、英、前苏联、法、德、朝鲜和墨西哥等国。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从雅安走出的“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送给美国,为增进中美友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熊猫俨然已成为了中国外交历史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时至今日,雅安这片秀雅宁安的大地已成为大熊猫生长的乐土,优良的生态环境、全民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都为大熊猫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里,你随处都能听到人与大熊猫和谐相处的美谈。1984年2月22日,宝兴县永富乡农民李兴玉和邻家13岁小孩石家明上山捡柴路过巴斯桥,发现一只被冻僵的大熊猫,将其营救,由相关部门送到了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后经国家林业部调配,送到了福建省福州动物园。1987年,这只被取名为“巴斯”的大熊猫,曾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赴美访问。

  2009年2月1日,一只野生大熊猫突然“造访”荥经县新建乡村民李世安家菜地旁的竹林,在吃饱喝足之后,便一溜烟跑掉了;6月21日,荥经县新庙乡常富村蒲花塘组组长陈仁华和村民董国祥在海拔1500米的一大片白夹竹林中,发现大熊猫粪便,后又发现两只大熊猫,一只在树上,一只在树下。同一天,该乡常富村下田坝组村民李安忠早上上山采挖中药材野生天麻,在家林头(小地名)遇见了一只成年大熊猫正在觅食竹笋;2011年5月31日晚,宝兴县蜂桶寨乡盐井坪蜂桶寨组村民杨开香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的声响从屋后传来,杨开香借着灯光隐约看到了一只大熊猫正在她家屋后的竹林吃竹笋,在距离5月31日不到10天的时间里,大熊猫再次“造访”了杨开香家。大熊猫是大自然赐予雅安的宝藏,保护大熊猫——雅安人从来没有停止脚步。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大熊猫繁衍生息记者高晓军摄。

  据统计,我市目前正式建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有6个,分别是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天全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石棉栗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荥经大相岭自然保护区、雨城区羊子岭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8.07万公顷。其中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有5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达17.13万公顷(其中含大熊猫栖息地12.72万公顷),占全市大熊猫栖息地的26.38%。市林业局野保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境内的蜂桶寨、喇叭河、栗子坪、贡嘎山等自然保护区相继获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保护管理能力也明显增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市积极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灾后重建工作,投资750万元恢复大熊猫栖息地2667公顷,另外还投入了3505万元用于大熊猫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全部完成。”

  该负责人说。“雅安之雅,雅在生态;雅安之安,安在和谐,这些都已经在雅安这片土地上有了具体体现。”王先忠认为,雅安是一片非常美丽的生态之地,打好“生态牌”就是雅安走向世界的王牌,雅安当前更应该抓住“雅”字做文章,围绕“安”字添措施,才能让“熊猫首都”名副其实。另一方面,王先忠也提出,雅安是大熊猫的故乡,先后有很多大熊猫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但是却鲜有大熊猫回归山林的事件。“作为熊猫故乡人,我更加希望能够尽早看到更多的大熊猫从雅安重返山林,既然雅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养等工作是否也应该考虑放在类似宝兴蜂桶寨这样生态环境好又安全的地方。”王先忠说。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