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穆坪土司文化的神秘面纱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1373年(明洪武六年),今天的宝兴县穆坪镇成为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又称为穆坪土司)治所,开始了一段土司历史。1917年,穆坪土司官寨被一场莫名的大火焚为灰烬。1928年,穆坪最后的土司改土归流,宝兴也彻底结束了近600年来由土司世袭统治的历史。一个个传奇和诡异故事,在穆坪土司领地上发生, 一个个未解之谜,留存于宝兴县的深山古墓中……淡出人们视线的“穆坪土司”遗存,重又引起世人的关注,吸引当地政府和相关专家的目光。

  穆坪土司还有哪些历史遗迹,还有哪些令人称道的文化遗存?从本期起,我们推出“穆坪土司”文化系列,让我们走进深山,找寻那些历史残存,从实物和相关史料中,感受穆坪土司600年风云。近日,宝兴县成立了穆坪土司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专门组织《穆坪土司》文史资料编纂工作。“挖掘保护穆坪土司文化,对于该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熊猫古城建设,旅游项目品牌品位的提升以及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今后,该县将不遗余力地推进这项工作。

  抢救性保护,重现穆坪土司600年历史。石马、石龟、石狮,静静屹立在宝兴县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后面库房内。“石马、石龟、石狮,原来在五龙乡战斗村一处土司墓旁。”宝兴县文管所所长宋甘文说,“ 为研究穆坪土司文化,我们将它们搬回来,进行保护。”3月22日,第一批抢救性保护的文物已运回文物管理所。据现有史料记载,穆坪土司起源于元代,止于1928年改土归流,前后600多年。宋甘文介绍,弄清这段历史,进一步挖掘整理好这段历史的文献资料,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旅游品牌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政协组织相关人员走村入户,对散落民间的土司文物、残存的土司遗址实地进行调研,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抢救保护土司文物的建议。“对相关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收集相关史料,重现穆坪土司600年历史。” 宋甘文说。

  编纂历史,本地与外地研究者共同努力。4月18日,宝兴县政协某办公室内,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刘勇正对电脑上的图片仔细研究着。图片上,一个头戴战斗花翎,带着配剑的清朝官员形象跃然纸上。图片说明上写着“穆坪土司坚木参那木喀”。“这张照片是南京大学教授所提供的穆坪土司画像。”刘勇说,“这张照片据说现在存于德国,对研究穆坪土司文化有极高的价值。”图片的提供者是宝兴县相关部门聘请的专门从事西南土司制度研究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万朝林博士。

  今年3月以来,宝兴县政协牵头,宝兴县级有关部门参与,开展穆坪土司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将编纂出版文史资料《穆坪土司》。3月中旬,应邀请,万朝林教授到宝兴县考察穆坪土司文化。他通过对穆坪土司衙署遗址、五龙穆坪土司残墓、石牌坊以及遗留文物的考察研究,对文物资源及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和建议。“这些文物遗存,对宝兴县正在编纂穆坪土司史料提供了重要的佐证。”万朝林说。当然,除了邀请外地专家进行相关史料的收集外,宝兴县还请了一直从事穆坪文化研究的本土专家加入研究队伍。宝兴县文管所所长宋甘文,宝兴县方志办一直研究宝兴历史文化的李崇刚等人,都成为了此次编纂《穆坪土司》文史资料的主力军。目前,他们已收集各种文献资料近50万字,图片资料200余张,编纂提纲已经修订完成,内容包括:土司制度,康区土司简介,穆坪土司族源,穆坪土司沿革,穆坪土司的宗教、文化、习俗、经济状、司法和军事斗争,穆坪土司大事记等六个方面。预计明年一月底前完成出版印刷工作。

  修复衙门,打造穆坪熊猫和土司双文化。在穆坪镇,还有穆坪土司衙门的遗址,仅存的残墙,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穆坪土司文化的研究,是为宝兴熊猫古城打造,推进宝兴旅游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刘勇说。目前,宝兴县正紧张有序地推进风貌塑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城市交通网络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等工程。令宝兴人期待的“熊猫古城”即将 “破茧成蝶”,塑造更有魅力的城市品牌形象,续写民生为本的精彩篇章!

  结合熊猫古城的打造,宝兴县正计划修复土司衙门,重现穆坪土司昔日风采。“相关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还需要请专家进行论证,然后就如何修复衙门进行全面的规划。”刘勇说,修复土司衙门,要结合熊猫古城打造的总体规划,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穆坪土司文化的打造,将为宝兴增加新的亮点。”刘勇说。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