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前发现大熊猫珍贵文献回到雅安,为大熊猫文化旅游助力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在大熊猫在雅安被科学发现14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柯高浩、柯文博士在法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助理孙雅俊、中国科学院专家何芬奇、原雅安市副市长、四川省旅游局巡视员孙前等人陪同下,来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宝兴,将他们从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带来的大熊猫“出生证”复制件(大熊猫发现者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关于大熊猫新种的信和当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对大熊猫标本的鉴定报告)带到“大熊猫故乡”雅安宝兴,为大熊猫发现史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市旅游局李志强局长前往迎接珍贵文献回到雅安

 27日至28日,这批珍贵资料的捐赠仪式分别在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举行。据了解,这些资料由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捐赠的。其中,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将大熊猫发现者戴维神父所寄大熊猫标本致学术界的报告复制件捐赠给了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该报告共有近30页,其中7幅为配图。

 这批珍贵资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柯高浩、柯文夫妇受原雅安市副市长、四川省旅游局巡视员孙前委托,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得到并送回雅安的。在捐赠仪式上,柯高浩说:“这些资料应该属于这里,希望这些资料对全世界了解大熊猫有所帮助,也希望大熊猫文化能进一步得到发扬。”

 据了解,一般命名生物新物种,需要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用符合国际动植物命名法规的方式命名。一个新物种的发表,需要具有模式标本、采集记录、特征描写等情况。大熊猫这个物种是由欧洲人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发现并命名的。据孙前介绍,1869年3月,当戴维在四川宝兴邓池沟第一次见到这种奇特的黑白熊时,就断定“这可能会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于是他将“黑白熊”的皮毛标本寄回欧洲,同时将他的发现情况以书信的方式寄了回去。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爱德华兹接到报告后,又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书信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的分类科目、种属关系,将这种动物最后命名为“猫熊”(PANDA),命名人仍是戴维。根据它的体型,按照中国人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写成“大熊猫”,并一直沿用至今。他的文章很快在欧洲一家很有影响的自然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这些在巴黎都是镇馆之宝!”柯高浩说,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已成为镇馆之宝。“戴维的发现可以说为大熊猫敲开了国际大门。”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专家何芬奇说,虽然我国古代一直有关于大熊猫的记载,但在国际上它却“养在深山人未知”。当年戴维的发现掀起了“PANDA”热,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到中国寻访,德国人、英国人等都来了,“PANDA”从而名声大振,成为世界珍稀动物的旗舰代表。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