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颐阙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高颐阙,以高颐之名命名。造型端庄,工艺精美,成为汉阙的典型,为世人所瞩目。
雨城区姚桥新区汉碑路,一座汉阙,两具石兽,屹立1800余年,见证雅安城市的变迁。
举孝廉入仕 一生亲贤乐善正直不阿
高颐,何许人?
据碑文记载,高颐,字贯方,是颛顼的后裔,益州蜀都汉嘉郡人(即今雅安人),故居就在今姚桥新区场镇附近。他才学出众,约在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举孝廉入仕”。
史料上短短的“举孝廉入仕”五字,证明着高颐的出色。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考试,是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子廉吏,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制(举孝察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上级推荐人才,并有人数限定。汉武帝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在两汉时期,有了这个标签,便是入仕的捷径。被“举孝廉”后的任用,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高颐在被“举孝廉”后,历任北府丞、武阳令、阴平都尉及益州太守。
据雨城区相关史料记载,高颐“卓尔绝殊,学优从政,亲贤乐善”“法萧曹之兀要,求由之政事”,说明他从政时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讲求法治,正直不阿。
他为官清廉,德高望重,因“天降灾殃,害我贞良”,于建安十四年八月(公元209年)死于任上,“臣史播举而悲叫,黎庶踊泣而忉怛”,并为其立碑建阙,颂扬功德,作为子孙后代学习的楷模。
据史料记载,为了纪念政绩显著、劳苦功高的益州太守高颐,汉献帝特别命令建造了这座陵墓建筑,并制作了石碑、石兽、基座等“配套设施”。
此建筑在他去世的当年(公元209年)建成,这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汉高颐阙。
在汉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立阙的。要官至年俸二千石以上者,墓前才能立阙。
阙前两具石兽雌雄各一,称“天禄”“辟邪”,似狮非狮,似虎非虎,肩生双翅,昂首、张口、吐舌,威猛雄壮。这两具东汉石刻精品,更是高颐身份的象征。
高颐阙前面的圆雕“天禄”“辟邪”石兽
汉阙之魅力 遗存至今的雅安文化地标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陵阙,便是中国最古老的地上建筑。中国现存汉阙基本保存完整的有29处。作为蜀中汉阙代表,高颐阙,是全国唯一碑、阙、墓、神道、石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其阙身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珍贵古迹。
高颐阙为一对带子阙的双阙。东阙已残,西阙完整,为十三层巨石叠砌的重檐五脊式庑殿顶仿木结构建筑。高颐阙共五层,第一层南北两面各浮雕一饕、餮,转角大斗下均雕有一角神;第二层浮雕内容为历史故事,有“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师旷鼓琴”等;第三层是人兽相斗图;第四层浮雕有天马、龙、虎等;第五层四面雕成24个枋头,每个枋头刻一个隶书铭文,共24字,内容是“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方)”;阙顶脊部正中,刻有一鲲鹏。
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由于高颐阙是我国现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汉代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早在1961年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之前的1800余年里,高颐阙也得到当地人和历代文人名士的保护。
据《雅安地区文物志》记载,宋代至和间(公元1054至1055年)严道知县李纬建景贤堂时,益州太守高颐碑从高颐墓地迁至其内保护。清光绪年间,雅州知府重建景贤堂,并改名为汉高孝廉祠。黄庭坚的十七世孙、雅州知府黄云鹄也曾题撰高颐阙碑,后来黄云鹄题碑也一并收藏进入在高颐阙内保护。
作为汉阙的代表,高颐阙也成为众多文化名士研究的对象。
在已知的历史资料中,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最早来雅安研究高颐阙的。除此外,1914年,作为二十世纪初首批到中国的法国作家谢阁兰来到雅安,并对高颐阙的石兽拍照。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等,都曾在雅安高颐阙留下足迹。
近年来,高颐阙也常常迎来文物专家们打量的目光,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也曾前来考察;央视《国宝档案》栏目,也曾报道……
如今,经历两次地震后的高颐阙,经过维修保护后,巍然屹立于姚桥新区,已然成为雅安最具魅力的文化地标。
2019年6月,高颐阙文博公园项目正式开工。这为更好地宣传好高颐阙、传播好汉文化,进一步发掘雅安文化之美,提供了更好的载体。高颐阙文博公园完工后,把高颐阙公园和雅安生态博物馆相互连接,将成为雅安城市东大门的一张新名片。
延伸阅读
汉阙即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表建筑。学者认为其至迟出现于西周,定型并盛于汉代,至今绝大多数已从地面消失,仅剩下寥寥的数座遗迹供后人瞻仰。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阙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大门之外,表示等级和威仪。“阙,门观也,从门从阙。”古代“阙”通“缺”。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名。
因阙上刻有铭文书画,古人出行、拜谒、歌舞、百戏、狩猎等场景都能刻画于阙,生活场景“跃然石上”。汉阙不仅有石质“汉书”之称,还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石阙中,基本完整的有29座,巴蜀地区就占了其中大半,其余分布于河南、山东、北京等地。
古时候,人们在墙门豁口两侧建造岗楼,主要用于防御。久而久之,随着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岗楼逐渐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
到了汉代,阙逐渐演化成为一种象征礼仪和地位的礼仪性建筑。那时,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墓地等,盛行按照一定的等级建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