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市民文化体育休闲新空间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市文化中心鸟瞰效果图

  

  昨(13)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又一重大民生项目——市文化中心项目已正式启动。

  项目东至规划中的体育东路,南至熊猫大道,西起金凤寺景观大道,北则通达雅州大道,背靠青衣江,与市体育馆及行政中心毗邻,总占地面积69亩,建成将大大拓展市民文化体育休闲空间,是“4·20”灾后重建形象展示代表性项目之一。

  设计方案已初步敲定

  为了提高市文化中心项目设计水平,城投公司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家知名设计单位参与市文化中心项目方案征集活动。

  “今年3月31日,我们专门组织召开了文化中心项目方案征集汇报会暨专家咨询会。”市住建局总规划师郭猛介绍,省内建筑大师对四家设计方案进行了逐一点评,他们一致认为,同济院和中建院两家设计方案更为经济、实用,建筑造型简洁、文化性高。经过市政府专项研究后,最终选定按照同济院方案深化实施。

  “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经敲定。”郭猛介绍,方案总建筑规模约4.1万平米(地上3.1万平米,地下1万平米),总投资估算约2亿元,一期1.1亿元(区全民健身中心、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科技服务中心),二期0.9亿元(市文化艺术中心)。

  成为综合性活动场所

  “项目建成后,孩子们有了培训的地方、了解科学知识的地方,市民们可以健身娱乐。”郭猛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集青少年活动、科技服务、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郭猛介绍,区全民健身中心主体为二层建筑,一层为乒乓球馆、零售商店以及整个地块的物业管理,二层为羽毛球及篮球馆、多功能操房及辅助功能。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三层建筑,一层为入口门厅和展厅,二层为音乐教室、文化拓展用房,三层为排练室及舞蹈教室;市科技服务中心为三层建筑,一层为入口门厅、展览、对外服务用房,二层为展厅、研究室、辅助办公等,三层为展厅、研究室、辅助设备用房等功能。市文化艺术中心包括功能性剧院、排练厅等,将为我市开展大型文艺活动提供场地。除了这些建筑外,还有供市民休闲、锻炼的活动广场。

  市文化中心还强调了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以解决自身和周边区域的停车及配套设施的设置问题,将建成300多个停车位。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