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雅安人自己的茶具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好花要有好土栽,好茶要有好茶具。”好茶得在一副好茶具中浸润,才能完整地发挥出它的魅力。不少人还记得,2010年,在荥经砂器博览苑,砂器工艺大师严云杰亲自为游客泡茶。他打开一个黑砂茶壶的盖子,放几片芽茶,冲入水后,一股绿茶天然的清香扑面而来。这个茶壶梯形壶身,上刻齐白石篆刻的“家在清风雅雨间”,壶把和壶盖均雕刻祥云图案。有游客品茶后,毫不犹豫地花了1000多元将茶壶买下。这个茶壶正是荥经砂器制品。相传茶祖吴理真是严道人氏。严道治所初始古城坪,古城坪的砂器是当时严道辖区内的主要生活用具。吴理真在蒙山植茶采茶,自然要用到家乡的茶具了。有人推断,当年作为山野农夫的吴理真,不可能用得起中原一带的器皿,只能就地取材,因此使用荥经砂器的可能性很大。按照这种说法,荥经砂器制品茶具作为雅安人自己的茶具,自古就有,那如今发展情况又如何?

  每件茶具都不可复制。8日,来到荥经县古城开发新区,走进当地有名的“朱氏砂器”,看到展示架上琳琅满目的砂器,其中茶具占了不小的部分。有单独的盖碗,有简单实用的茶杯,有成套的茶具,还有样式各异的茶壶。记者看到一套小巧玲珑的茶具,正想拿起来把玩一番。店员说,这套是顾客定做的,顾客过几天会来拿。不少顾客会选用定做的方式,既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独特款式,也拥有了荥经砂器的优良品质。在离“朱氏砂器”不远的“曾氏砂器”,记者也看到一款定做的茶壶,壶身成竹节状,提梁为两根竹子编织缠绕状。制作这款茶壶的彭师傅说:“客人根据喜好画出图纸,然后我们再按照客人的需求制作。这款竹节茶壶是应一个艺术家客人的要求生产的。提梁的制作是个难点,极易断裂。”应顾客要求,边制作,边摸索,是茶具制作的一个方向。师傅们自己的创意,也是扩大茶具式样的一种方式。比如一款黑天鹅造型的茶具,就是彭师傅自己的创意,生产的28套已经售罄。

  不过,更多的创意建立在借鉴之上。走进“曾氏砂器”,一款重175公斤、耗时1个半月烧制的茶壶——梅桩三叉提梁,作为镇店之宝放在场中央。货架上有三款茶具,有的有提梁,有的没有提梁。彭师傅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广受欢迎的经典款式。但是每个师傅对茶具的理解不同,会在经典款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这款“竹节大提梁”,“我的理解是竹节型的提梁是由粗到细,有人的理解是一样粗细。还有壶身的竹叶,有人喜欢小巧玲珑,我的理解应该是飘逸一点。”彭师傅说。师傅们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以及人工生产等原因,造成每件茶具都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茶壶荥经砂器的突破口?“你见过茶壶呼吸吗?”彭师傅在一款壶身成梯形的茶壶里倒上热水,盖上壶盖。不一会儿,茶壶四周腾起一圈雾气,水逐渐冷却后,雾气才消失。彭师傅把这理解成茶壶的“呼吸”,“茶壶里的水不是独立的,茶壶并没有隔断茶壶内物与大自然的交流。”究其原因,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荥经砂器是当地一带盛产的白鳝泥加入碳渣后烧制而成,含有大量的活性炭,而活性炭颗粒大,不会阻隔雾气的散发。同时活性炭有过滤杂质、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用这样的茶壶泡茶,茶水能保持原茶叶的清香,还可长时间不变质。彭师傅表示,荥经黑砂制作的茶壶比瓷制的茶壶更有利于茶叶自身风味的发挥。他曾经做过实验,用两种不同质地的茶壶泡制同一款茶,荥经黑砂制作的茶壶泡出的茶,更加清香,多泡之后,味道仍然保留,甚至茶壶本身也散发出茶香。

  荥经黑砂制作的茶壶很受欢迎。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茶壶的销售情况很好,很多款式已经卖完,现在正在加紧生产。8日,记者在“曾氏砂器”店里看到,只剩了最后三款茶壶还在销售。可是,不容忽视,长期以来,荥经砂器制作人才相对缺乏,产品经营方式停留在传统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一些热心人士为打破这种僵局煞费苦心,很多人认为只有在传统工艺上进行创新,在原料配方、造型设计、烧制技艺上有所突破,制作出质量好、艺术价值高的产品,荥经砂器才能打开市场,形成规模,远销海内外。

  近年来,经过荥经砂器工艺师的潜心研制,各种砂器制品纷纷出炉,有茶具、仿古工艺品、龙鼎、花瓶、小饰品、香炉、工艺汤锅、火锅等多种。2010年,“宜兴紫砂”因原料造假遭受质疑。荥经砂器似乎看到打破僵局的机遇,不少砂器制作人仿佛看到了一条两千年来不曾出现的宽阔道路。通过引进、创新,出现了一些新产品,比如“朱氏砂器”的“双色杯”产品。当杯中倒进开水后,不久,黑色的砂体就变为红色,“隐藏”在砂体上的图案就显现出来。2010年,有人提出了黑砂能否替代紫砂的疑问。2011年,又有人提出,普适度高、具备收藏价值的茶具,能否成为黑砂替代紫砂的突破口?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还需时间来告诉我们。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