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文化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千古流传,孺幼皆知。蜀中大大小小茶馆多张贴此联,以招徕顾客,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不少赞美蒙顶茶的华章佳句、巨著名篇,对蒙顶茶推崇备至。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在《琴茶》诗里“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将蒙顶茶与著名音乐曲牌“渌水”同夸并赞。在另一首诗中“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烹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把大诗人对蒙顶茶钟爱之情、盼望之切的心境活脱脱表现出来。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作了极高评价。刘禹锡的诗句“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把蒙顶茶入贡京师,星夜兼程,快马如飞的情景作了生动描绘。宋代文彦博在《蒙顶茶》诗中有“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叶胜醍醐”的绝妙比拟。诗人画家文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大诗人陆游“朱栏碧(此字‘秋’下‘瓦’)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亲自煎茶,喜形于色的情景跃然纸上。梅尧臣在《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诗中有“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之名言。元代李德载曾吟诵:“蒙山顶上春先早,扬子江心水味高”。清代赵恒在《试蒙茶》诗中有“色淡香长品自仙”的描述。当代书法家李半黎在优游蒙山后,饱含激情地抒怀:“杯杯举,愿神茶圣地香遍人间!”
蒙顶茶色、香、味独具一格,被视为极品,还引出不少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从前,蒙山有一僧人,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一日,遇一白发老翁可怜其痛苦,便传授治病良方,僧人遵照老翁所言,在蒙顶山上清峰筑室而居,待至春分季节,忽闻雷雨之声大作,起而采茶,得仙茶一两,用蒙泉水煎服。初服,病愈,再服,青春焕发。僧人“时到城市,人见其貌,常若三十余。”神话虽然有所夸张,但蒙顶茶质地优良,能提神祛病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丰富的茶文化不仅有众多的诗词歌赋作载体,而且还包括品茶、鉴茶广博知识,极富文化内涵。日本的“茶道’’也源于中国。品茶之讲究:一曰茶,二曰水,三曰具,四曰至,五曰人。一曰茶,凡名品为上。全国名茶虽多,但在四川,绿茶仍以蒙顶茶称著。当然,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有人喜爱花茶、红茶,但至今仍有不少人对绿茶钟爱有加,稍具知茶、懂茶常识的人一般爱喝绿茶,爱饮名品。举凡蒙顶的石花、黄芽飞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皆属品茶的上品、珍品;二曰水,名茶当需好水泡,“水以清轻甘洁者为美”,所以古人择水最为切要,“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青者泉清,山幽旨泉幽,均为佳品;三曰具,茶具宜精巧雅致,名贵珍玩,其质地、样式、花色飞产地千差万别,无须细述;四曰室,饮茶之室应高雅、清幽、静洁、富有诗情画意,多一些书卷气;五曰人,一人品茶得神,二人品茶得趣,三。人品茶得味。不仅人数多寡有关,而且与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兴趣爱好也至关重要,所以古人云:“一无事,有闲情逸致,二佳客,有雅士嘉宾,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等等。同时,饮茶还有许多禁忌;一曰不如法,胡冲乱泡,败坏茶味,二曰恶具,茶具粗糙肮脏,三曰宾主不韵,共同语言少,四曰冠裳苛礼,穿带不规,衣着不整,五曰荤肴杂陈,极不协调……”。只有具备上述要求,茶之芳香自会飘逸,啜之口中方能呈现甘冽飞醇厚之味。很多墨客诗人的名篇佳句也正是在这雅韵欲流,悠然神往的意境中自然表露,一气呵成。
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蒙山禅茶文化独具特色。自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核心是“禅茶一味”的理念。所谓“禅茶一味”也就是指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飞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和精神开释, 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把事情都看淡一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相传末代高僧禅惠在蒙山修行悟道,参透“禅茶一味”之真谛,亲创蒙顶山禅茶茶技十八式。今天茶技十八式已成为茶文化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人们一边品味着茶的幽幽清香,一边得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欣赏,其心情能不畅快否?或许真有性情中人能放下世俗烦恼,抛却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的心态领略出“禅茶一味”的真谛来。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