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烟村村民王显芬拍摄的作品:《表演前的梳妆》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市政府遗产办大力支持的“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影像纪录行动”项目,在我市实施已7个月。目前,总部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下称“山水”)的成都工作人员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在即,他们正收集更多的内容制作成展板,计划于春天在成都、北京展出纪录雅安的影像
【新闻背景】在4个村开展影像纪录行动。1月7日下午3时许,“山水”的成都工作人员郭思宇正在精心制作来自大熊猫遗产地雅安的图片,并为图片配文。“‘山水’的总部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民政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也是国际民间组织保护国际(CI)的合作伙伴。”郭思宇说,“乡村之眼”是该中心在中国西部开展的一个公益影像计划。旨在帮助当地人以自己的视角,用影像的方式纪录当地千百年来与自然相适应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目前面对的冲击和变化。自2007年起实施以来,2011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雅安市政府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山水”在雅安上里古镇举办培训班,启动了“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纪录行动”。郭思宇介绍,该中心主要选择了天全县紫石乡大仁烟村、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宝兴县的硗碛藏族乡泽根村和蜂桶寨乡顺山村,作为项目实施的村落,并在每个村寨选了3名村民共12人参加到行动中。“在雅安的纪录行动,首次采取照相机纪录的方式。”郭思宇说,项目的实施得到了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广大村民的大力协助和有力支持。
【行动】惊讶司空见惯的环境似“仙境”。“我第一次在博客里看到自己拍的图片,没想到我们居然生活在仙境般美丽的环境中。”参加到“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纪录行动”中的石头说。石头?没错!他的名字就叫石头,今年30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泽根村藏族小伙、村团支部书记。石头说,泽根村参加到行动中的还有40多岁的王代华等藏族同胞。他们拍了图片后,“山水”派人前来收集,先将图片放在博客上,然后精选一批办图片展。“2011年10月下旬,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山水’带着投影放映设备为寨子里的藏族群众展示了图片里的泽根村自然风光、习俗等。村民观看后,既自豪又惊讶。不仅扩大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强了村民们对所处优越生态环境的自豪感。”
【借鉴】用乡村文化凝智聚力空间大。31岁的樊翼是天全县紫石乡大仁烟村的村民,也是村党支部书记,“乡村之眼——雅安大熊猫遗产地纪录行动”的参加者之一。“我不是摄影师,通过‘山水’培训,平时司空见惯的环境拍成图片,比在电视、电影、挂历中看到的环境美多了。”樊翼介绍,该村有160多户农户570多人口,与他一起参加“山水”行动的还有村民王显芬、彭清柏。他通过参加“山水”的行动,正思考着如何运用图片形式,引导更多的村民增强自豪感,坚定发展信心,使乡村文化资源成为村民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可把村里的好人好事、环境风貌等拍成图片展示出来,对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大有裨益。樊翼说,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在借鉴“山水”的做法上下功夫。“我们有着许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一位参加了“山水”行动的村民说,正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李春霞老师所言,一个地区的文化,是与这个地区的土地捆绑在一起的。大熊猫遗产地的故事,就是大熊猫遗产地的文化和遗产。这位村民还说:“大熊猫品牌是雅安独特的品牌之一,别人无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