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位于名山区中峰乡的牛碾坪茶园,春色正浓。
放眼望去,大山绵延,满山茶树。茶壶喷泉、茶椅茶桌、茶农故事、茶香庭院、茶旅观光等景观相互衬托,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在绿意盎然的生态茶园中,16顶白色帐篷与自然融为一体,落地玻璃窗的设计,让游客白天360度赏茶园美景,夜晚观满天繁星。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牛碾坪的帐篷酒店便供不应求。游客除了可以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一条龙项目,还可以在艺术空间跟随大师学习木作,亲手制作木质茶勺等用品,在黑砂手工作坊感受黑砂魅力。
这就是转变——从观光打卡游到休闲度假游,而茶旅融合的产业新格局就是其关键。牛碾坪藏在青山中,
雨城区合江丝茶小镇游人如织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郝立艺 摄
顶层设计强指导
“今日豆花鱼售罄,晚餐可选择茶园鸡。”近日,总能在名山区
依托茶乡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民宿和餐饮,杨溪成为
早在2016年,名山区就立足实际,全面完善了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强力推进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发展迈向新水平。经过2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发展之路有成果、有经验、有空间。
“茶旅融合发展是推动茶产业转
镜头转换到雅安“北翼”芦山县,马牛山茶的原料生产地宝盛乡走茶旅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
“雨城区合江镇的发展模式也进一步证明茶旅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雅安茶产业发展十余年的老茶人陈开义口中所说的发展模式,指的是合江镇建设云台·民宿村、茶乡水岸度假区、高山茶园观光区,建设集农业体验、休闲观光、文化传承、教育展示为一体的“丝茶小镇”田园综合体。当前,精品民宿、民俗创意手工一条街、南方丝路驿站、茶礼馆、茶驿站、茶家乐、渔家乐……合江镇农旅融合、产销一体化发展的新兴业态体系已形成规模。游客来了有吃、有喝、有玩、有住,茶旅融合在合江镇逐步站稳了脚跟。
“实现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茶产业,达到双赢互补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陈开义说。
多措并举重融合
当一座座高端大气的酒店在中国藏茶村拔地而起,标志着曾经规划的“综合观光游览区”“健康艺术体验区”“高端居住度假区”三个功能分区已基本实现。
如今,中国藏茶村,不仅能供各地游客品读藏茶文化、领略西康风情、尝尽雅安美食,还能观赏茶田、体验山涧,产业链延伸的示范作用在这里得到体现。“这是一个集旅游、休闲、生产、体验、参观、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集散地。”中国藏茶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中国藏茶村的打造,是我市多措并举发展茶旅融合的一个缩影。
走出藏茶村,放眼全市,如何才能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我市各级各部门做了许多努力。
一方面,我市升级打造茶叶乡村振兴产业带。立足茶资源优势,打造茶旅融合项目标杆,围绕名山“1+7+N”茶旅空间布局,新开发原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中峰路口龙滩子(过溪特色民居群落)经丰丰茶业、瓦子村生态茶园、知青大院、银木村文化广场到月亮湖浪漫茶乡新建连通美化共18公里的精品线路,相关节点打造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营;快速推进“山语茶舍”项目建设,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另一方面,依托幸福美丽新村、茶叶基地、茶园,通过实施景区打造工程,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打造了茶马古城、中国藏茶村、牛碾坪茶旅综合体、红草坪骑游观光茶廊、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等茶旅综合体和茶叶主题公园。
除了打造“过硬”基础设施之外,延伸茶叶产业链等“软设备”也是关键。
2018年以来,我市建设兴起了一批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农庄和高端民宿。创新生产茶枕、藏茶车挂、茶饮、茶点等系列茶文化旅游商品,提升西康大酒店等茶文化主题酒店,研发绿茶、藏茶系列美食,开发多元化的茶文化体验,都是促进茶叶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效果不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业链,增加了茶农收入。”市
下一步,将通过抓“茶+旅游”“茶+康养”“茶+乡村振兴”来促进茶叶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生产消费,全面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茶旅产业集群,促进生态、茶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打造茶旅融合发展“3.0版本”。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张雨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