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艺术节 看省级非遗“高台”表演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开幕式现场

在人群中缓缓而来的“高台”

高台巡游

  7日,雨城区晏场镇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伴随着锣鼓的喧嚣声和拥挤的人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表演在人海中缓缓而来,晏场镇第十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热闹开幕。晏场镇作为雨城区的南大门,距离城区47公里,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这里景色秀丽、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省级民俗文化之乡,高台表演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日是晏场古镇按期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节的日子,也是晏场集中展示民间文化成果的喜庆日子。

  在整个民间文化艺术节中,高台表演是最大的看点和亮点。将表演者化好妆之后架在高台上巡游,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川剧脸谱,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被表演的栩栩如生。

  此次民间文化艺术节上,除了以炎黄子孙、七品芝麻官、绣儒记、人间好、茶叶飘香、文化之乡等为主题的13个高台巡游演出外,还展示了书画艺术和晏场镇新农村建设成果。据了解,此次民间文化艺术节将持续到9日,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表演带来的古老文化体验。

民俗节目表演

摄影爱好者焦聚的盛会

  背景资料:晏场古镇的高台是一种寓意形象典型、技术难度很高的可移动式舞台艺术,是一个故事或者戏剧的浓缩本。主要以故事和戏剧作为题材,然后根据题材的需要对抬架和铁架进行装饰,与此同时根据题材需要的各种戏剧人物角色,分层次地设置于铁架上,再借助服装道具巧妙地将铁架给予掩盖。扮演人物角色的一般均为小孩,这样可以减轻整个抬架的重量。高台表演的主要特点是奇、险、高。

  晏场高台,台架约1.5米,实木材料做成,下底中心钻半孔,孔之间大小与实木刚好匹配,四方紧围。用钢筋搭支架,钢筋一般为2米至3米,根据剧情需要将其弯曲,有的有多道弯曲,有固定的护胸保险圈,有脚踏处。道具依剧情的不同而使用,有刀、矛、蚊帚、马鞭等。服装也根据剧情需要而变换,先将衣裤套在铁桩上,待人上去后再穿上衣服,上桩前饰者要先画好脸谱。

  晏场高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西部典型可移动艺术,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舞台制作过程独特,以戏剧人物造型为主进行展示,观赏性、娱乐性融为一体,展示了晏场的地方特色文化。晏场高台是雅安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民间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1994年以来,在晏场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晏场镇老年协会近10位老人发起和倡导,再次将绝唱了44年之久的晏场高台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