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近年来,宝兴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确立了“1236”旅游发展思路(抢抓一个机遇,突出两大品牌,打造三条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六大4A景区),着力做精做细产业要素,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一、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地处甘孜、阿坝、雅安旅游金三角地带的宝兴,是生态文化资源富集地,拥有“熊猫文化”“生态文化”“红军文化”“藏乡文化”四大文化旅游品牌。

(一)宝兴是熊猫老家。宝兴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 75%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向国家提供活体大熊猫123只,其中17只作为国礼馈赠给有关国家。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建设已正式启动。

(二)宝兴是红色圣地。宝兴是红军长征重要的中转站,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翻雪山,过草地”的起点。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长征丰碑和长征精神的见证地,与井冈山、宝塔山一起被誉为中国“红色三山”。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留下了三越夹金山、陈云出川、地下党员席懋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给宝兴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三)宝兴是生态天堂。宝兴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1.69%,空气质量达国家Ⅰ级标准,水质质量达国家Ⅱ级标准。境内有国家级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和全省七大旅游精品景区之一的蜂桶寨邓池沟景区,有风光旖旎的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夹金山风景名胜区和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有被誉为“摄影天堂”的东拉山大峡谷景区和赶羊沟万亩野生桂花林,有被誉为“小峨眉”的铁坪山景区及原生态保护完好的扑鸡沟、空石林景区,是戴维制作“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昆虫活化石”戴维两栖甲标本的场所,是四季观光及生态休闲避暑度假的旅游胜地,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县”“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

(四)宝兴是民族文化走廊。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为青衣羌人聚居地,是始自汉代的民族迁徙走廊的必经之地。境内的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族乡,是嘉绒藏族的聚集地,“硗碛原生态多声部合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硗碛上九节”及“硗碛锅庄”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省第三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做法

丰富的旅游资源、奇异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生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独具魅力的“熊猫老家·红色圣地”,构成了宝兴旅游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宝兴抢抓灾后恢复重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雅安全域纳入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机遇,明确将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百佳范例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3个,被评为“四川省旅游强县”和“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

(一)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宝兴生态和文化特色,聘请资深设计院,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各景区规划等,确立了“两廊一环八景”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布局,按照宝兴河流走向,实现全域景区呈“Y”字形均衡分布,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宝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龙头景区和新产品、新业态等的规划打造。避免景区同质化现象,充分挖掘全县各景区生态资源优势和景区周边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康养生态游、大众休闲度假游等产业,打造旅游周边产品和创意项目,按照各景区定位及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分别编制“旅游+产品”项目规划书,将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将我县打造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典范。

(二)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打造精品景区。以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按照“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思路,突出文化优势,加快景区联动开发。开发提升夹金山景区:充分挖掘夹金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等,精心筹建夹金山干部学院,提升打造红色驿站、红军小道、红军园等景点,推出红色夏令营、红色研学主题游等产品,将夹金山打造为四川省研学旅行基地;推出新景区达瓦更扎。完成达瓦更扎景区建设,于“十一”启动景区体验式试运营;对标提升A级景区。打造提升蜂桶寨邓池沟景区游览项目,提升熊猫古城、灵关石城等6个国家4A级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垃圾桶、休息椅凳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培育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业态;积极推进“招大引强”。筛选储备33个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总规划投资达200亿元。与四川能投川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旅游景区投资框架协议。

(三)抓好“+旅游”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充分发挥“+旅游”功能,推动文化、林业、农业、教育等行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为文化旅游发展增添强力后劲。“文化+旅游”:加强文化培育,建好夹金山干部学院,发展壮大夹金山艺术团,充分挖掘展示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硗碛“上九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好硗碛“上九节”、大熊猫生态旅游节、夹金山红叶节等会节活动;“农业+旅游”:打造“云海牧场”“林海菌乡”“果海药谷”三条特色产业环线,推进旅游与茶、果、药等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规划打造“西蜀竹海”“中国世外桃源—田园烟溪”等特色农旅融合项目,新增家庭农场10家;“康养+旅游”: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打造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四星级森林人家4个。储备青衣江源、云木香谷等旅游康养项目6个。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成青衣江源森林康养基地一期项目,陇东镇大圆包中药材种植基地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通过省级初验;“工业+旅游”:建好中国汉白玉博物馆,推动灵关汉白玉特色小镇建设,积极申报陇东百镇建设行动建设项目。

(四)建好干部学院,发展壮大红色旅游。挖掘夹金山精神,按照“市管县办”原则,围绕“1+9”工作思路及“五个一”工作举措(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打造一批精品课程、编撰一套史料充实和内涵丰富的教材、塑造一批现场教育基地),建好夹金山干部学院。同时,坚持生态示范引领规划,结合现场教学,将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融入红色文化体验线路进行提升打造,实现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相互叠加、共融共促,带动发展乡村民宿、红军餐、生态有机农副产品销售等产业。截至目前,干部学院已承接培训班223期,培训学员9176人次。

(五)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按照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各项要求,坚持文化保护和传承发扬精神,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打造,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接待水平。推进旅游公路建设。着力解决好“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新建改造旅游公路510公里,提升完善G351线宝兴段及重点景区安防设施、交通标识,优化县域游览环境;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对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接待服务设施进行提升完善,新建游客中心14个、停车场6.5万余平方米;实施“厕所革命”:以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和旅游公路沿线节点厕所建设为重点,新建旅游厕所1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座;推进特色民宿、精品酒店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升级打造原夹金山大酒店,建成人文精品主题酒店——熊猫老家大酒店。总投资达2.1亿元的速8酒店内部装修进入扫尾阶段。2018年扶持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30余家。

(六)开展宣传营销,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坚持以节兴旅,持续办好硗碛“上九节”、夹金山红叶节、大熊猫生态旅游节等会旅游会节,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宝兴藏乡文化、民俗文化、熊猫文化等;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省内外大型会节活动,借助活动平台,宣传展示宝兴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有效推广宝兴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品牌形象;以新媒体营销为重点,精选知名电台、微信微博、网络媒体等,对避暑游、民宿体验、周末休闲、黄金周等特色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探索发展集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康养模式,包装推出了以“游养结合”为载体,以“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为核心,融合观光、度假、休闲、养生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生态旅居养老产品,深受游客好评。今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112.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21%。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严重受限。我县大部分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严禁新批新建各类开发项目,但因相关政策不明朗,导致部分项目处于观望或无法办理相关手续状态,招商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重点景区的规划开发和项目实施受到严重限制。

(二)交通“瓶颈”问题仍制约县域生态旅游发展。通过灾后恢复重建,近年来我县道路交通建设得到了极大提升,尤其国道351线建成后,雅安至宝兴仅需不到1小时车程,极大方便了自驾游客。但总体来看,宝兴旅游出行体验舒适度仍不高,县内环线尚未打通,节假日景区道路拥堵不堪,部分景区通达性较差,亟需解决景区通达“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品牌知名度仍较低。目前宝兴以生态旅游为主打产品,已打造的6个国家4A级景区整体规模较小,主要客源市场仅为成都及省内二级城市,市场认知度仍较低。大熊猫、夹金山等品牌资源优势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宝兴旅游自90年代起步,至今虽已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包括景区开发、运营管理、宣传营销、配套服务、业态打造在内的全要素支撑多处于初级水平。缺乏夜间演艺、消费及深度体验项目,旅游吸引力不强和留客难问题凸显。由于文化挖掘力度不够,各大景区普遍存在景观观赏性不强、游客感知度低以及互动性不足等问题。

(五)接待水平有待提升。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城市公共服务不够完善,旅游承载力不强。景区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旺季期间停车场爆满,拥堵现象明显。全县住宿接待设施以社会宾馆、农家乐为主,整体档次偏低,缺乏精品酒店、特色民俗酒店、健康养生度假酒店等高端住宿产品,大熊猫、石雕、民族工艺品和服饰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进成都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1236”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力争到2022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将宝兴建成“天府旅游名县”,全国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发展典范。

(一)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发挥A级景区品牌效益优势,继续严格对标整改熊猫古城、蜂桶寨邓池沟、硗碛藏寨·神木垒等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强化景区规范管理,提升景区游览品质和服务水平。注重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围绕熊猫文化主题,充实熊猫古城重要节点文化内涵,打造以大熊猫发现史、宝兴群众抢救保护大熊猫故事、大熊猫卡通创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街区,将熊猫元素全方位融入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神木垒景区滑雪场项目落地,打造达瓦更扎太空舱、滑翔伞等特色项目,全面完成东拉山景区升级改造、蜂桶寨邓池沟景区扩容和夹金山提升打造,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对硗碛夹金山片区旅游景区进行提档升级。

(二)提升完善产业要素。继续发挥宝兴生态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传统旅游“六要素”进行产业升级,提升要素特色水平,延长产业链。继续开展金熊猫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全县住宿、餐饮、景区、购物、交通等特色化、标准化发展。“吃”方面,培育地方特色菜品,举办特色餐饮烹饪比赛,研发红军餐、全牛宴、药膳、嘉绒藏餐、乡村九大碗等特色精品菜肴,将美食培育成宝兴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住”方面,围绕熊猫文化、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居、精品民宿,培育打造高星级酒店、自驾车营地、房车酒店、集装箱酒店等项目;“行”方面,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标准建好旅游公路,大力完善自驾车服务体系,抓紧改造东拉山景区公路,实现“快旅慢游”;“购”方面,以县文旅集团为主体,抓紧开发以生态有机食品、石雕工艺品、民族工艺品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1家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

(三)精心培育新兴业态。抢抓乡村振兴、健康养老、森林康养等政策红利,积极发展“+旅游”项目,设计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红色之旅精品线路,抓紧培育发展红色文化主题小镇、红军驿站、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VR体验项目等特色项目,推出红色夏令营、红色研学主题游、拓展培训等产品。抓紧开发灵关温泉旅游资源,培育发展康复疗养、森林茶社、森林人家等特色康养体育项目,全面完成“中国世外桃源——田园烟溪”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继续扶持发展一批特色小镇、精品民宿。

(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全县A级景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落实景区管委会机构编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大旅游培育力度,加强旅游综合执法,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营造我县良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氛围和环境。继续实施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抓紧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旅游、懂文化、懂项目、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县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