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民族乡自发迁徙下的文化融合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彝族同胞欢度火把节

  迁徙

  见到色一达尔时,他正在民建乡附近的荥经垃圾处理厂建设工地打工。在这里,他可以挣到每天50元的工钱。

  色一达尔1998年从凉山州金阳县,经过昭觉县、越西县、甘洛县、汉源县近500公里的路程迁徙到荥经县。当初,他只准备在荥经民建乡的塔子山茶厂摘茶打工,“但干着干着,就觉得荥经这个地方比老家好,就在这里长期住下了。”

  这并不是少数民族迁徙往荥经县的开始。

  荥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周浩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荥经县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以彝族为主的大量少数民族同胞,因原籍地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自发迁入荥经县的中高山农村定居。这些来自云南、凉山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如今常住荥经的已达到2500人左右,其中彝族2000余人,藏族150余人,傣族100余人。

  而据一份相关调查统计显示:自发迁居到雅安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农户最多时达3000余户,共计1.76万人——他们中,有从凉山州的越西、昭觉、冕宁、甘洛、喜德等县迁徙来的,也有从甘孜州九龙、泸定、雅江迁徙来的。此外,来自阿坝州的金川、乐山的峨边,以及更远的地方——云南巧家、永善等地的也有。当时他们分别聚居或散居在石棉、汉源、荥经和天全等县的中、高山和林区,主要靠种植养殖维持生活。

  陈哲则说,彝家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往往会带动一家人,甚至亲戚朋友都举家迁徙过来。这与彝家半牧半耕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来了的人,少有愿意回去的。今年,色一达尔曾带着18岁的儿子回到高山中的故乡。儿子的疑问是:怎么没有公路?怎么看不到摩托车?为什么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

  在荥经,他可以骑着摩托车,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行驶。

  矛盾

  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对于没有生产生活资料的少数民族同胞来说,生存并不容易。

  幸而,随着荥经县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高山的汉族人朝中低山迁移;而中低山则向平坝地区迁移;平坝地区又向城市迁移。这一过程中,一部分房屋和生产资料闲置出来。

  于是,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同胞便购买或租用这些生产生活资料,让自己有了一个家。

  色一达尔曾在民建乡一河之隔的烈士乡买了一间房屋居住。在舅子也跟着迁徙到荥经后,他将房屋让了出来,带着一家人到民建乡建乐村的塔子山茶场工房居住。

  自发的迁徙,给荥经县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耕种了大量的高山地区农户舍弃的耕地,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为荥经县的部分厂矿、企业提供了劳动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和周围群众的相处,也并不容易。大家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汉族人往往会对彝族同胞亲朋好友一来,便杀猪宰羊,即便家中只有一头猪的行为表示“看不懂”。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权益,200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荥经县建立民建彝族乡、宝峰彝族乡。

  偏见的纠正需要时间。陈哲刚到宝峰时,对部分村民称其为“蛮子”表示不满。“什么地方都会有好地头,也会有不好的地头。”陈哲认为,村民对周围彝族同胞的误解,已经造成了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整体误解。

  于是,他会花2个小时的时间来讲道理,纠正偏见。

  融入

  “走到哪里,就要遵守哪里的习惯哇。”色一达尔对如今的生活表示自己的满意,“这里的社会风气比老家好多了。”

  52岁的色一达尔当过兵,有些文化,还当上了建乐村的村委会委员。如今,他种了3亩多土地,每年能收获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谷子;他还承包了24亩茶园,每年定点销售给塔子山茶厂;平时则打打工,也有零星收入,“今年,我已经挣了七八千元钱。”

  而随着和汉族同胞的交流和融合,色一达尔变得越来越开通,他将两个女儿许配给了当地的汉族小伙。

  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荥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乡政府人员联合开展户籍核实调查工作。之后,又与相邻的27个市、县(区)相关部门对接,为无序迁入并定居该县的少数民族同胞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

  周浩介绍说,从无序迁入,到有效管理,彝族同胞的后顾之忧终于得到解决。荥经县在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加大扶持、扶贫力度,硬化村道、兴修校舍、引水入户……一个个项目在宝峰、民建彝族乡实施。

  彝族同胞和汉族同胞走到了一起。彝族年、火把节、春节……色一达尔说,每当节日,村里的彝、汉便相互走动,相互庆祝,“大家关系好着呢!”

  来自云南省巧家县新店乡的徐玉才也有着相同的感受。1992年春,徐玉才一家七口离开故土,来到荥经县。没房就不成家。徐玉才一家最期盼的就是拥有自己的家。经过多年的积攒,徐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宝峰乡田坝村购买了一套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户口也落在了宝峰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房屋受损严重的徐家,又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修建了新房。

  汉族同胞也尊重着彝族的风俗习惯。

  陈哲常常在彝、汉之间充当着翻译的角色。一次,荥经县法院受理了一起彝族同胞之间的打人纠纷。对于很多法律的专业术语,彝语并不是很好翻译,法庭的法律程序,也很难让彝人当事人双方理解。

  陈哲“叫停”了法官的审理,自己充当起“德古”的角色。“德古”是彝族民间社会主要的纠纷解决人。只要矛盾双方认可,谁都可以当“德古”。

  于是,陈哲开始当事双方两边跑。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4点,当事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法院也认可了这样的处理结果。

  交流

  少数民族的到来,也让荥经县多了一道民族风情线。

  2009年,荥经县宝峰彝族乡举办了首届火把节,当地汉族、藏族同胞都积极参与进来。

  虽然宝峰乡比较偏远,交通还不是很方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当天,有2000多彝、藏、汉群众到场欢度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包含了彝族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将火把节塑造成旅游品牌,将是宣传彝族文化、展示民风民俗的契机,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峰的发展。”宝峰彝族乡党委书记周克军说,要把火把节逐渐打造成一个荥经的旅游品牌。

  民族乡成立以后,荥经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发扬和挖掘。2007年,荥经县抽调的3名少数民族运动员代表四川省代表团参加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2金3银的好成绩。

  彝族风情舞蹈,更成为荥经文艺演出的一道“主菜”。这几年,能歌善舞的陈哲参加过不少节目演出,“荥经每年的团拜会、雅安的少数民族汇演、电影周的荥经专场……难以计算了。”

  少数民族同胞的教育,也是荥经县关注的问题。如今,两个民族乡的双语寄宿制学校已经建成,解决了两乡少数民族学龄儿童辍学严重的问题。

  陈哲与即将从甘孜出来任教的罗银斌老师进行过多次交流。他希望,罗银斌在教学中用彝语将彝族的历史、文化传授给学生,再教简单的汉语。待学生会初步汉语,将少数民族学生转入到当地的中心校,那里有更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不会忘记自己的母语和民族历史文化,也会更好的和当地学生融合在一起。”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