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综合体扮靓雅安东大门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临溪新村一景,水韵之美

  一排排川西民居风格的小楼,在茶山绿水间错落有致,老东街上人来人往,商铺一间挨着一间。政府街、清林路两边停满了私家车、货运车;文化活动广场上,一群老人小孩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

  谈起名山区茅河乡临溪新村打造以来茅河场镇发生的变化,茅河社区主任文永昌用“繁荣、幸福、美丽”六个字来概括。

  水韵之美

  敞开雅安东大门

  茅河作为成都进入雅安的第一站,素有“雅安东大门”之称。

  多年前,茅河虽然被铁溪河和临溪河环绕,但缺水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临溪村和茅河村——每年到了冬季,临溪河水会干枯。后来,茅河人将铁溪河水引入临溪河,从而解决了两村冬季缺水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水,就没有了灵气。”在临溪新村建设中,人造河流就成了临溪新村最重要的景观。

  从政府街到清林路,600多米的人造河犹如一条青丝带缠绕在新村的腰间。“临溪新村包括临溪和茅河两个村,在打造过程中仅人造河流就有好几公里。”在文永昌的眼中,水成了临溪新村的灵魂。坐在临溪河畔,品着名山茶,欣赏着美景,临溪人就这样在喧嚣和宁静之间享受生活。

  新村建成后,临溪新村的河道夜景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正在建设的新村街道上,景观水沟将每条街道一分为二,溪水在脚边静静流淌。“到了晚上,打开河堤两边的灯,又是另外一番美丽。”生活在水韵临溪,文永昌每天都会享受临溪美景。

  幸福新村

  快乐生活迎面来

  “自从文化活动广场建成后,每天晚上都有许多村民来这里跳坝坝舞、锻炼身体。”茅河文化广场投资500余万元,于2011年11月建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拥有独立两层主体建筑的综合文化站。

  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电影放影室等使文化站“五脏俱全”。站内还配备了11台电脑、1套电影放映设备,阅览室藏书12000册,以及象棋、电子琴、腰鼓等文体器具。“一次可容纳150余人进行培训、图书阅览、健身娱乐等活动,很大程度满足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文永昌说。

  有了活动场所,村民自发组织了韵美健身舞蹈队。在韵美健身舞蹈队的带领和组织下,茅河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茅河乡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丰富了全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了解,2013年9月15日至9月17日,茅河乡韵美健身舞蹈队组织12人参加了四川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四川省总工会及四川省职工体育协会主办的“四川省健身秧歌比赛”,并获得健身秧歌比赛的铜奖和最佳风采奖。

  繁华街市

  村民走上致富路

  11月14日,是茅河乡赶场的日子,从进入场镇开始,公路两旁的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中午12点,热闹了一上午的老东街安静下来,赶场的村民三三两两聚到饭馆和茶楼。自从新村打造以来,茅河村1组村民大部分都成了商人,做起了小生意。

  村民徐国萍告诉记者,从2010年临溪新村开始打造以来,周边乡镇村民到茅河赶场的人多了起来,临溪和茅河两村村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开起了商铺、饭馆和茶楼。“通过打造,这里的环境更加美丽,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茅河旅游,不仅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同时让更多的外地人品尝到名山茶,为茶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村建设开始后,徐国萍自己也卖起了小百货。

  2012年,茅河乡全乡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完成1.1亿元,招商引资达到6000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23745万元;居民储蓄额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8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区名列榜首。

  “仅临溪新村范围内,就有商铺近1000个,销售电器、建材、家具的大型商铺有好几家。”文永昌说,通过新村打造,临溪、茅河两村村民从农民实现了到商人的身份转变,富裕起来的临溪新村村民也开始买新车、建新房,走上富裕之路。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