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凤凰涅槃 芦山乌木根雕完成从作坊到产业的华丽蜕变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根雕作品“中华魂”   芦宣供图

  长期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美的雕刻艺术遗存,为芦山县乌木根雕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沃土。在经历了从小作坊到产业发展的阵痛后,芦山的乌木根雕产业犹如涅槃的凤凰,愈发的灿烂夺目。

  十年磨一剑

  曾经的“小作坊”

  成了今天的“艺术馆”

  2005年以前,芦山根雕仅有根雕业主34户,从业人员也仅有100余人,生产的作品单一、制作工艺差,档次较低,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状况,年产值和产销额低下。

  彭富伦就是其中的一名。彭富伦是何许人也?

  在芦山根雕行业里,他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彭富伦是地地道道的芦山人,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他在谈到自己何以结缘雕刻艺术时,只简单地说:“这纯属偶然。”

  原来,上世纪90年代初,彭富伦中学毕业后就没有继续升学,而是选择和几个朋友到成都去“闯天下”,在街头以卖画为生。一次,他和朋友到狮子山玩,发现了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

  “当时,一根奇怪的树根引起了我的注意,树根不仅有长长的‘脖子’,还有‘身子’和‘翅膀’,我觉得很像一只鹤,于是我就把它捡了回去。”彭富伦说,回到家后,经过仔细观察,去掉多余的枝条、刮掉黑皮、洗净泥土,在鹤头的部分作了些修饰,再配上底座,经过打磨后,一只鹤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眼前。

  一次偶然的成功,让彭富伦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先后在成都、广州、海口等地学习绘画和雕塑。1995年,彭富伦动起了办厂的脑筋,但是启动资金着实让彭富伦有些犯难。

  “那时,我家门前有两棵曲木树,本来打算砍了当柴烧。但是眼看疏密得当的木料烧了可惜,就留了两方。”彭富伦拿着这两方木料反复思量,一方做了救苦观音,一方做了如意观音,两尊观音像一共卖了2000元钱。

  这2000元成了彭富伦的启动资金,竟尔雄雕刻艺术厂也应运而生,但那也仅仅是一个简陋的小作坊。

  此后,只要看见形状怪异的树根,彭富伦总会想方设法买下来。日积月累,彭富伦积攒了越来越多的树根,一有空,他就在树根中翻弄观察,一旦有了灵感就立即动手进行创作。

  1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作坊已经成为了芦山根雕行业的领军企业。但是彭富伦并不满足,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将自己或他人的根雕精品集中展示出来。

  2007年,彭富伦创建了芦山县唯一一家自筹资金修建的根雕艺术馆——天功根石艺术馆,成为川内艺术品格较高的企业。

  在彭富伦看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刻刀都无法比拟的。“我喜欢芦山的根雕,因为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彭富伦说,芦山的根雕艺术重在写意,树根形成于大自然,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长相”,艺术家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让树根的“长相”更加形象化,同时也保留自然的美感。

  斥资千万

  倾力打造

  全国最大的乌木根雕市场

  芦山的根雕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根雕艺人的追捧,也得到了芦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斥资上千万,倾力打造了位于芦山县芦阳镇樊敏路的根雕一条街,初步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产品交易市场。

  如今,在芦山根雕一条街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根雕石刻商家,形成了国内著名的根雕市场,在这里,你不仅能够欣赏到千奇百怪的根雕艺术作品,还可以像淘宝一样,寻找到各自的“心头好”。

  此外,芦山还先后成立了芦山县根雕协会、根雕协会党支部、工会工作委员会,为根雕产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有力地推动了芦山根雕产业的迅猛发展。

  在根雕一条街建成后,芦山县根雕行业充分利用“基地+推荐”模式,全面培养雕刻人才,一批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问世,为芦山县根雕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目前,该县已有4人取得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除了根雕行业内在的发展和提升外,芦山县还十分注重“对外交流模式”和“会节模式”。作为四川省十大民间节日之一的芦山县“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6届,根雕作为压轴大戏,被隆重推出,“昔日汉魂足千秋,而今树根称神奇”的根雕精品展、精彩的根雕创作才艺比赛,不仅弘扬了芦山根雕艺术文化,也使芦山根雕声名远播,有效助推了芦山根雕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后,芦山县于2009年成功加入了国际木文化学会,并成为其重要分支,这将对今后研究木材、根艺发展、根雕文化传承、根雕产品开发、木材综合应用等方面极具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芦山根雕经过几年来的倾情建设和培育,早已经成为芦山县一个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点,并涌现出如芦山县东方根雕厂、芦山县大自然根雕厂、芦山县天功根石艺术馆、芦山县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各馆馆藏精品多达上千件,尤其是乌木根雕作品居全国第一位,以金丝楠木最为受欢迎。

  “虽然全川从事乌木根艺生产加工的厂家约300多个,专门经销乌木工艺品的约100多家,但都较为分散,只有在芦山县是最为集中的,所以也就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乌木根雕市场。”一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芦山县的根雕经营户壮大到220余户,设计制作人员达1200余人,发展及带动相关从业人员8000余人。根雕产品包含了乌木家具、根雕茶具、根雕文具、根雕字画、根雕艺术品,其中不乏各种获奖作品和精品。这些作品主要销往成都、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20多个大中城市,有的作品甚至还远销台湾、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