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遗”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1、天全山歌

天全山歌是天全劳动人民在劳作中创作出来的一种通俗民歌,进而发展为套曲结构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势。它融合了藏区民歌和四川民歌的特点,刚中带柔,风格粗犷、押韵、上口、通俗易懂,在一首歌中有近似嘶喊的词句、也有悠扬婉转的和声,具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丧歌、嫁歌、花灯、牛灯、民谣和各种小调,如《大田栽秧行对行》、《正月去看灯》、《干哥哥送干妹》、《红军歌》等。天全山歌曲派很多,形式多样,极具研究价值,是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名山马马灯

名山马马灯是以边唱边舞、唱舞结合的民间文艺(灯彩)表演形。主要流行于川西,尤其是名山、雅安、蒲江、邛崃等地。歌舞者主要由马牌(2人)、幺妹儿(2人)为主。在四川锣鼓的伴奏下,马牌与幺妹结对起舞。领唱者唱一段后用“跩扒子”、“急箭敏”等步伐舞蹈,耍“穿檐柱”及跑阵式“双八掛”、“九连环”等拜主家。马马灯唱词格调为“双句式”(上下句)。主旋律简单明快(用鼓槌曲牌伴奏更有它的独特魅力)。马马灯表演时,伴有中式彩灯4个。上书“庆贺春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借以烘托表演气氛。马马灯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汉源大田乡老太庙花灯

汉源大田老太庙花灯兴起于清代末期,盛行于解放初期,一般在婚、丧、嫁、娶以及节日演出,场地不限,规模不等,搭建一个花灯班子,由10至20人组成,主唱2人,乐队6至10人。主唱一人饰男角,为“三花脸”,川剧脸谱;一人饰女角,为“幺妹子”,过去为男扮女装。传统服饰为清代长衫,花灯以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要题材,音乐以山歌调为主旋律,伴以“四大响”(蟒胡、锣、鼓、钵),唱词变化大,语言风趣幽默,动作夸张诙谐,似东北“二人传”,又有川剧影子,很受群众喜爱。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芦山庆坛

芦山庆坛源于上古傩仪,形成于汉代,兴于唐宋,后流于民间流传至今。芦山庆坛是一个驱邪除疾、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傩戏剧种,庆坛有官坛和民间坛之分。官坛即姜庆楼庆坛,由官府主祭;民间则有子孙坛、五谷坛、野猪坛、箢篼坛等。芦山庆坛是一种庆坛法事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由9个程序组成,其中3个程序重在法事,另外6个程序均为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折戏”和全本戏,其间载歌载舞,插科打诨,翻演神话故事,娱神娱人,被誉为戏剧活化石。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硗碛藏族乡天鹅抱蛋

硗碛民间传统杂技中,天鹅抱蛋(嘉穹勒布坦)以它独特的风格,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高难度的表演动作占据着显赫位置,是硗碛藏乡每年传统节日和迎宾活动表演的核心节目,老少皆爱,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杂技表演项目。30-40人分工明确,随着锣鼓声不同的节奏跳起独特的舞步,秩序井然地装台、上人、表演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杂技动作,时而令人提心吊胆,时而令人捧腹大笑,让人赏心悦目。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雅州龙虎榜-祭药王

榜以武扬,会以功显。雅安是川西重镇,川、滇、藏药材生产集散地,设治以来就有祭祀“药王”孙思邈的民俗传统,龙虎院有咀片帮、梗子帮,多有武林高手跻身其间。每年4月28日药王会期,形成了“龙虎榜-药王会”下各显技能,抢手竞技的规矩,夺得第一名者由会长挂红放炮,敬酒三杯以示荣耀,还有彩头,在比赛较技期间要心存仁、义,不准呈强斗狠,龙虎榜对雅州武术、功夫养生之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弘扬作用。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汉源花椒传统制作技艺

汉源贡椒,古称黎椒,质冠全国,历为贡品。汉源花椒制作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采用纯手工制作,其制作工艺分为摘、露、晒、收、储等工序。其工艺要求步步紧扣,一丝不苟,其中尤其以晒为重要环节。汉源贡椒品种为娃娃椒,尤以清溪镇、建黎乡境内所产为最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甾醇与不饱和有机酸等,是重要食品调料,果皮种子也可入药。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上里镇天灯节

天灯,又称孔明灯。上里镇群众自古就有放飞天灯的习惯,每当重阳、清明、元宵等时节,群众自发性地用五颜六色的纸扎成灯笼状“天灯”,请一些本土秀才在灯上写下祝福、吉祥的话语,然后就利用热气球原理,在夜间将灯放飞,以此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朋好友的祝愿,以及对已逝亲人的思念等。集体放飞天灯时,场面十分壮观,初如神兵天降、夜同白昼,后似繁星满天、银河下凡。古镇商家、小贩也破例通宵营业,太子坝上古戏台前挤满了看社戏的群众,老人们把桌椅搬到坝上来,三五成群地休闲纳凉、谈天说地。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尔苏藏族民歌“觉里曼姆”

尔苏藏族民歌“觉里曼姆”是石棉县尔苏藏族地区广为流行一首民歌,在每年农历八月过年和重大节日时演唱,歌词大意是:“白石神啊,白石神,全堡子的人都在呼唤您,是您赐予我们大地,才有了万物生灵;白石神啊,白石神,全体子孙后代都在感恩您,是您赐予我们蓝天,才有了光明和轮回;白石神啊,白石神,请留下我们祖先的荣耀,请将幸福吉祥赐给我们,让我们子孙发达、五谷丰登、牛羊成群,让疾病远离、让苦难消失!”歌曲蕴涵了尔苏藏族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尔苏藏人先民遗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文化财富,它展现了尔苏藏族的风俗、人生观、民间信仰等诸多信息,具有非常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永兴寺禅茶传统制作技艺

据《名山县志》记载,蒙山佛教僧人种茶制茶始于南朝,到唐朝禅宗传入蒙山。至此,禅和茶渐渐融合,一禅一茶两种文化也就逐渐融为了独特的蒙山禅茶文化。自隋唐起,历代高僧都种茶、制茶、以茶入禅、以禅会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僧人居山修行,坐禅诵经,种茶制茶以定慧,以茶参禅以明心,在劳作中参禅,把参禅的方式融入到劳动中,很好的继承了重劳动的丛林家风。故其种茶、制茶都因循古法,很好的保留和传承了蒙山手工茶的制作技艺,极大地丰富了蒙山茶文化,尤其是近年来永兴寺僧众精心管理寺院茶园、潜心继承专研古法制茶工艺,对提高整个蒙顶山茶叶、甚至整个名山茶叶的品质及品牌定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荥经挞挞面制作技艺

挞挞面在荥经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一种荥经本土所独有的美食。荥经挞挞面制作方法独特,工艺性强,主要经过调、和、揉、挞等几道工序来完成。制作过程中不加碱,也不经过发酵,且全部为手工制作。挞挞面里,最为著名也最为正宗的是三鲜挞挞面,集鸡汤、山笋和青杠菌等汤料的鲜味为一汤。目前主要品种也由当初的三鲜、杂酱、酸汤(酸菜)发展到了今天的牛肉、排骨、海味、大肉等10多种口味,配以考究的佐料,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顾客喜爱。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尔苏木雅藏族《母虎历法》

《母虎历法》是记载历法的书,目前在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尔苏、木雅藏族聚居村寨还在广泛使用。尔苏语称:“ga xi bu”,木雅语称:“gai zi qie”,意为“算日子书”,用“母虎”来定名是由于历书的扉页是虎转四季图,以及每年的第一月和每月的第一日属虎。材质为纸质(系藏族民间手工纸),书中的彩色图画用矿物颜料绘画,目前仅存5本。该历法是尔苏、木雅藏人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包含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同时包含了尔苏、木雅人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遵守的一些禁忌,主要用于该区域尔苏木雅人祭祀、建房、乔迁新居、婚嫁、丧葬、动土、祈福、出行、迁徙、栽种等测算最佳日子和时间。《母虎历法》其功用与夏历、殷历、周历等古代历法和现在广泛使用的黄历有相似之处,具有非常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对于了解尔苏木雅藏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等,以及古代少数民族历法具有重要价值。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尔苏藏族民歌“萨里安多曼”

是在石棉尔苏藏族地区广为流行传唱的一首民歌。每逢节日盛会,立房盖瓦,婚丧嫁娶,尔苏藏族人民都会唱起这首歌。“萨里安多曼”是尔苏藏族民歌精髓的体现,没有固定的曲调,代代口耳相传,以唱跳结合的形势展现尔苏藏族人民丰收时的喜悦。“美丽的姑娘住在堡子里,娇艳的花朵开在岩石上,让我们大家一起庆祝丰收的喜悦……” “萨里安多曼”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文化财富,它体现出了这支藏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世界观、人生观等诸多信息,是尔苏藏先民遗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萨里安多曼”曾受邀走进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对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推广作用。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天全花灯

始于明末清初,已有五代的传唱历史,广泛流行于新华、永盛、大寨乡、安乐、始阳、河源、城厢等乡镇。是天全人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主要的娱乐表演活动之一。由于大多在院坝、晒场进行,受场地限制,在场地内以转圈的方式表演,俗称“拽花灯”。花灯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幺妹子,与一个或多个花鼻子(又称白鼻子)搭档表演。旧时,女人不能登台表演,故幺妹子都是男子反串,同时,花灯唱词中多有俗言陋语,故当时有“女子不看灯”的习俗。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子方能表演花灯,唱词也逐渐通俗文明。花灯都以锣鼓为伴奏,采取边舞边唱的形势进行。今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发展,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新,天全花灯有“见啥说啥就唱啥”的独特魅力,诙谐幽默,是天全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尔苏木雅藏族刺绣技艺

是尔苏木雅藏族世代相传、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木雅尔苏藏堡中,在江坝村的蟹螺堡子、猛种村的猛种堡子、木耳堡子,俄足村的俄足堡子等地。刺绣的针法多采用架花(挑花),十字挑花细腻精巧,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组成花纹,按布料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组图美观,但是工细费时,常以小型挑缀为主。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植物、动物、人物等等。所绣景物无不秀丽精致,栩栩如生。富有原始古朴的传统技法,精巧奇妙的传统构图,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运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汉源坛坛肉制作技艺

起源于汉源县宜东镇,宜东镇地处汉源县和甘孜州的交界处,地理条件优越,温度适宜,是汉源坛坛肉得以长时间保存的重要条件。汉源坛坛肉的选材十分讲究,选用每年农户自家饲养的生猪,春节前,进行宰杀,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切成12厘米至15厘米的肉块,首先抹盐,在常温下放置一至两天,然后用猪的边油放锅内提炼出半锅清亮的猪油,再将准备好的肉块放入锅内炸,炸到肉色金黄,缩小至10厘米左右,捞出冷却后装坛,选择传统方法烧制的土坛,把炸制坛坛肉的所有油水统统倒入土坛内,将肉完全覆盖,加上坛盖,密封。食用时取出切成片,和菜一起炒,味道浓香醇厚、细腻柔软、软糯、肥而不腻,是汉源人民宴请亲朋的一道不可或缺的佳肴。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荥经椒盐饼子制作技艺

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清末民初,为满足过往背夫、马帮脚夫的干粮需求,饮食摊点小贩便摸索制作出一种既方便携带、又冷热兼食、千层酥脆、入口化渣的饼子。因饼子里加有花椒面,精盐等原料,故荥经人便称之为“椒盐饼子”。荥经椒盐饼子是荥经特有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荥经椒盐饼子制作技艺讲究,经过选料、起老面、起酥面、打制饼子、烘烤、出炉5道工序方可制作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荥经椒盐饼子制作技艺也趋于完善。成为当地老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名小吃,也是过往游客争相购买的美食佳品。该项目已进入雅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