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溪沟村路基扩展
烟溪沟的竹与水
17日,荥经县附城乡烟溪沟村,茂林修竹沿着村道蜿蜒排开。就在这3米余宽的村道上,工人们或驾着挖掘机拓宽路基,或为桥梁护栏进行竹艺加工。喷漆之后的竹制拱形护栏呈古铜色,就像这竹海之中朴实的农家。新加宽的道路路基足有5.5米,即将按照旅游环线的标准铺设沥青路面和塑胶通道。这条路,将畅通当地群众走上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附城乡将灾后恢复重建、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等相结合,着力改善民生,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全乡发展林竹产业基地达万亩以上、猕猴桃千余亩,建设两个新村聚居点。并以“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为抓手,促进生态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群众找到了增收致富新路子。
寻求可持续发展
入秋之后,随着气温下降,烟溪沟村水天一色生态度假村也经历了客流量的冰火两重天。而今,不管是水上乐园,还是游乐场,都不见游客踪迹,只有餐饮和休闲区,还有客人消费,与仲夏最繁忙时节千人次的日接待量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但水天一色生态度假村负责人岑勇并不气馁,而是理性认知:旅游行业的淡旺季与气候有着莫大关系,这也是旅游业与煤炭行业的差别之一。
在涉足旅游之前,岑勇有20年的煤厂经营经历。“那是资源消耗性产业,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煤炭行业做久了,岑勇也想过为自己找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并最终在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下,选择了生态旅游。
从去年3月征地,历时一年有余,投资一千多万元,包括水上乐园、亲子漂流区、康养中心农家乐等功能区的水天一色生态度假村拔地而起。今年7月营业后,适逢持续的“烧烤”天气,度假村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香饽饽”,“大多时候的日接待量都有好几百人,最好的时候上千人。”
岑勇不无遗憾,远远近近的客人来了,他无法接待,只好把客人送到县城安顿,“希望以后能联合周边群众一起做好餐饮住宿接待”。第一次试水旅游业,岑勇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度假村距离县城9公里,背枕万亩竹海,面临清澈溪流;也看到了自己的短板:20间客房的接待能力很弱,无法满足客人住宿需求,对淡季的应对能力差,无法四季都稳定客流量;也寻找做大做强的思路——做好服务质量提升,以质量留人;做好二期竹海开发规划,以多样服务吸引人;与周边群众抱团发展,以更优质接待服务游客。
然而,有些规划的实现,岑勇可以自己完成,诸如服务质量提升;但有些规划,仅凭岑勇个人之力难以完成:客流量的稳定在于旅游项目的集群;接待能力的提升,在于农家乐集群,所以岑勇把目光投向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规划,投向了正在修建的新路。
推动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正是这条长10公里的路:从G108绕城线为起点,连接打锣坪——附渔路——烟溪沟至烟竹乡(凤凰村),标志着附城乡迈出了推进“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的关键一步。因为这条路,连接着青龙乡云峰寺国家4A级景区、附城乡打锣坪新村、竹海烟溪沟和凤凰村精品旅游村寨等,是荥经县重点打造的生态果蔬林竹产业环线。
近年来,按照省委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在推进重建新村聚居点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依托资源禀赋,强化对生态富民产业的规划和培育,建成了3条百公里百万亩生态茶叶、果蔬、果药特色产业经济走廊。而后,又提出“大走廊,小环线”的思路,全面提升3条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同时启动建设N条农旅融合、产村相融的精品小环线,进一步形成“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发展格局,使生态红利持续富民强市。
在此背景之下,荥经县立足当地林竹果蔬、中药材、茶叶等三个万亩产业带,在天凤、宝峰、民建、烈士等乡打造高山茶产业环线,在泗坪、新建、新庙等地打造中药材产业换线,在附城、青龙、烟竹、五宪等地打造生态果蔬林竹产业环线。
作为生态果蔬林竹产业环线上的重要一环,附城乡的发展优势自有其分量:位于县城近郊,辖区南村坝村、南罗坝村、烟溪沟村都入选精品旅游村寨项目,前两个村还在灾后重建中建设了产村相融的新村聚居点;全乡林竹、果蔬等生态种植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农村增绿,也为“绿变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蛋鸡、长毛兔等规模养殖的持续发展,也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动力。
附城乡乡长高年洪说,附城乡将把生态果蔬林竹产业环线作为发展之路,全力做好土地协调、税费政策争取等服务工作,努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位于县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和万亩竹海、优质水等资源优势,以大型项目建设带动竹海烟溪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让农旅融合成为群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待可持续发展
看着眼前这条产业环线即将铺设沥青路面,烟溪沟村支部书记李永红难掩内心的喜悦。这位有着十多年工龄的老支书,对村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早年退耕还林,当地就开始种树,后来又大规模种植竹林。十年树木,当地群众把外出务工作为增收的主要来源,村里只留下老弱妇孺,村子也日渐冷落。
自去年引进水天一色项目之后,村里也有外来工人务工。直到水上乐园建起来了,游乐场建起来了,配套的餐饮和住宿楼建起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进村了,李永红明白了,昔日的竹林、水沟,不再只有生态上的价值,经济层面的价值也开始凸显。
而今,附城乡党委政府又在规划,抓住产业环线和精品村寨建设机遇,一方面招商引资,开发当地生态资源,一方面鼓励当地老百姓通过政策补贴一点、自行筹资一点,将空余的民房改造成农家乐,打造农家乐集群,建设“竹海烟溪·绿美附城”。
把桥护栏打造成竹艺、将房屋风貌塑造成竹艺、对村民进行竹编竹艺培训……林竹的价值在增长,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也在孕育。李永红说,竹子是可再生资源,他们既要利用竹子发展生态旅游,又要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竹编等,多渠道助农增收。
烟溪沟的发展正朝着岑勇期盼的目光行进,也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度假村的信心。岑勇考虑着等以后环线建好、客流量增多之后,就开发二期竹海项目,让业态更加完善。
对于生态旅游的富民效益,附城乡经河度假村负责人阙成洪感受得深刻。早在2010年,阙成洪投资建起了当时雅安唯一一个四星级农家乐——经河度假村,持续的有效经营,不仅为阙成洪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为他积攒了良好的口碑、稳定的客源。去年,他又在政策的引导之下,投资数千万元建设康养中心。看着两百多个床位的康养中心已经封顶,阙成洪认为,那又是新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