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灯 新传承 ——探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太庙花灯”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老太庙花灯排练中

雅安日报/北纬网讯  寒冬,汉源县九襄镇向阳村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几位花甲老人正在排练花灯。随着鼓点和二胡的引曲,一唱一跳,一拍一打,精彩的桥段让观众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凝神观看。

排练现场,老人们旧曲新唱,将古朴曲调改词传唱出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这种妙趣横生的表演叫老太庙花灯。

老太庙花灯起源于汉源县九襄镇老太庙的民俗活动,早在2006年便入选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市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观看老太庙花灯中长大

在九襄镇,要问老太庙花灯产生于何时,几乎没人说得清。当地人只记得,家里几代人都是在观看老太庙花灯的欢声笑语中长大的。

老太庙花灯以唱为主,打击乐器为辅,且打击乐器演奏可变换10种花样。通过通俗易懂的说唱、风趣幽默的表演,成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打扮妖娆的“幺妹”坐在大红轿子里,扮相滑稽的“花鼻子”在轿前一边引路,一边唱着川味十足的花灯调……今年春节,老太庙花灯在九襄镇大庄村文化广场上演,诙谐的表演让周围几百名观众捧腹大笑,不停拍掌称好。

“年年春节,这支队伍都要表演。”现场观众乐此不疲。

老太庙花灯,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能够在乡间得到传承,与当地老人们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关系。

汉源县九襄镇向阳村50岁的任淑琼就是其中的代表。

任淑琼是老太庙花灯的第六代传承人。

尽管已是知天命之年,但任淑琼唱起花灯歌来却依然高亢响亮,声情并茂,从她轻巧的舞步中仿佛可以看见她几十年前爱唱爱跳的迷人身姿。一唱起花灯歌,任淑琼的眼中就绽放出少女般欢快跳跃的神采。

任淑琼从小就喜欢文艺活动,热爱家乡文化。“花灯表演,我是从老人王荣莲那里学的。”任淑琼口中的王荣莲是她的邻居。

几年前,很多会唱花灯的老艺人先后去世,而健在的花灯老艺人也都七八十岁了。

喜欢文艺的任淑琼虽然看着花灯表演长大,但她不会唱。

“真正开始学,是在2007年。”任淑琼回忆,当时县上搞汇演,节目都报上去了,但表演花灯的一位传承人突然生病,急缺“幺妹”。那年,王荣莲找到她,让她学唱老太庙花灯。

当时任淑琼就懵了:我啥都不会!在王荣莲的鼓励下,她决定试一试。

“每天晚上,都在老人家里学习。”任淑琼回忆,一方面,她认真了解老太庙花灯的历史和发展,得知花灯创于清代末期,盛行于解放初期,活跃于汉源县境内,深受群众喜爱;一方面,她用心学习唱腔和动作,并反复加以练习。

通过几个月学习,她登上了县上春晚的舞台。因为表演出色,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如今,任淑琼成了花灯队的“大台柱”,她精心研究了花灯的各个角色,不局限于一个角色的表演,“幺妹”“花脸”的角色都能胜任。

 “泥土味”十足的艺术

很多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阳春白雪,但老太庙花灯恰恰属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任淑琼介绍,老太庙花灯在当地随处可见,表演内容源自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农村的趣事,有浓郁的“泥土味”。

老太庙花灯一般在婚、丧、嫁、娶、节日等时间演出,场地不限,规模不等,2人以上就可演出,多时可达20人左右。服饰为清代长衫,演员开脸似川剧脸谱,音乐以山歌调为主旋律(不记谱,靠艺人代代相传),伴以蟒胡(四根弦)、锣、鼓、钵,打击乐器四大响。表演形式为话剧表演唱,幽默风趣,似东北“二人转”,又有川剧影子。

老太庙花灯表演内容多源于农耕文化。该表演很注重舞蹈,基本动律特征是“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看花灯舞,关键看是否“崴得团”,即腰、胯扭动幅度是否灵活协调、体态自然。

当地人表示,老太庙花灯还得老师傅出马,一些年轻人跳起来感觉还不协调,甚至很别扭。

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喜欢,老太庙花灯有了不少创新,有新词老调的创新,也有新人继承。至今活跃于乡间,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6年该花灯成为市级非遗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就一直很关注。但由于收入不理想以及来自电视、电影、网络等文化休闲方式的冲击,老太庙花灯一度并不景气,后继乏人。如今,随着乡村旅游日渐兴盛,老太庙花灯表演又逐渐恢复生气。

 非遗也需与时俱进

作为老太庙花灯第六代传承人,任淑琼坦言,一名农村妇女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疑是幸运的。而今,她正引领老太庙花灯班子创新发展,继续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他们以非遗传习所为载体,招贤纳士,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每月定时在村委会或老太庙进行传承学习,不断创新剧本,与时俱进,利用特色唱腔,旧曲新唱,颂扬新时代、新生活。同时,不断增添表演内容,改进表演形式,利用春节、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庆开展民俗演出,宣传非遗文化,提升花灯知名度,让花灯文化源远流长。

传习所外的空地,常常有花灯班子紧张排练,任淑琼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忙碌身影。目前,任淑琼正筹划着将“花灯进校园”活动广泛铺开,到学校去,寻找更多的老太庙花灯传承人,“我的后半生,就想当好‘专业老师’,守着‘这盏灯’。”

对此,汉源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太庙花灯是一个地方性文化样式,存活于当地独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之中,曾与当地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老太庙花灯的最终传承者应当是当地群众,政府及相关社会机构只能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应让群众成为老太庙花灯传承主体。

社会学者李巫熙坦言,包括老太庙花灯在内的一大批民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均存在类似问题,即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其根源在于没能与时俱进,“不少民间艺术被原样照搬到校园推广,花了大价钱,却收效甚微。”

他建议,在传承传统文化、民俗同时,应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扬弃后再创新,让其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另外,具有突出民俗特征的地区,可尝试将特殊民俗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可供游客观赏体验又能留住游客身心的旅游产业链,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推动无形的文化传承。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