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山变青山 荒漠变景观 ——汉源、石棉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汉源县半干旱治理成效

5月的雅安正是满山青翠的季节,延绵起伏的大山郁郁葱葱。

雅安西南,石棉、汉源两个县,这里有着和雅安别地截然不同的景观。山连着山、石压着石,部分地段岩石裸露如刀削斧劈。

开矿、伐树、掘土,一系列过度人为活动让原本不稳定的喀斯特地貌环境变得更加脆弱,植被被严重破坏、土壤被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土地退化,不再适于耕作。

土地资源的丧失,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石漠化与贫困互为因果,互相交织,恶性循环。

从2008年开始,我市开始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如今,治理区内不但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当地农业结构也得到优化,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汉源县

植被发芽 荒山变绿景

沿着汉源县金钟山山路盘旋而上,道路两旁翠绿的植被迎风生长,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眼下正值蓝花楹盛开的季节,一簇簇蓝色的花朵让炎炎夏日少了一份酷热,多了一份清凉。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绿意倾泻而下,为人们讲述着荒山蜕变的故事……

汉源县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显示,县域内岩溶土地占国土面积的41.25%。岩溶土地中,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分别占岩溶土地的6.42%和5.99%;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分别占石漠化面积的37.56%、58.19%和4.25%。

2015年,汉源县被省林业厅(现林草局)列入四川省首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县,2016年、2017年又连续两年被列为治理区,而汉源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则可以追溯到2008年。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整治渠道、建排灌渠……

2008年到2010年两年的时间里,汉源县的荒漠化治理首先从富春、桂贤、大树等12个乡镇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荒漠化治理的脚步逐渐延伸到流沙河流域、白岩河流域、永利河流域、西溪河小流域、河西河小流域……

如今,汉源县317.50平方公里的岩溶区,41.90平方公里的石漠化区域都已经得到了治理。

生态环境不但要修复,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和“创建”。

汉源县将石漠化治理与城市生态景观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保证道路硬化提升工程和打造精品路段的同时,再建立335.45亩生态景观林,修建金钟山生态景观线,改善国道沿线景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群众意愿,建立1115.46亩生态经济林,主要栽种枇杷、李子、樱桃、花椒等。

一个个原本以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传统作物为主的村子改变了生产模式,规模化发展经济林。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后,带来的是地方经济发展,改变的是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治理区域土壤理化性质有效得到改善,节水、保水效益明显增强,减缓了地表径流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治理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使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绿化植被覆盖度增加,让气候条件也得到改善。

石棉县

人地矛盾 树林来调节

与汉源县相邻的石棉县,与汉源县拥有着相近的气候条件,在这里,石漠化问题同样严峻。

作为全省46个石漠化县(市、区)之一,2016年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数据显示,全县岩溶面积1233.6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6.07%。其中,石漠化土地429.61平方公里,占岩溶区面积的34.82%。

由于长期以来农牧民缺乏对天然草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靠天养畜,超载过牧,导致面积逐年减少,植被覆盖率低,杂害草比重增加,生产能力下降,草场退化十分严重。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林地生产力降低,耕地资源减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水源枯竭,工程性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投入多、产出少,农民收入增加难度大。

石漠化导致耕地丧失耕种力,贫困伴随着土地的贫瘠蔓延。

从2012开始,石棉县连续七年实施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至2019年间,石棉县共治理岩溶土地面积达239.5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69.04平方公里。

在综合治理中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石棉县将项目实施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选用的造林树种结合当地乡土树种和特色果树产业。黄果柑、枇杷等经济树不但解决农户务农问题,还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石棉县还开创出了“1+1模式”,在充分征求农户、乡镇的意见基础上,结合当地适宜的树种,由政府实施规划种植,项目完成后交由农户自己管理,产生的经济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政府会定期安排科技专家对农户进行培训,让农户自己参与进来,提高农户积极性,也解决了造林后期无人管护的问题。

通过七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石棉县治理区内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45个百分点。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增加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和良性循环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通过节水灌溉管网、蓄水池建设使水源得到合理利用,解决当地部分农户的人畜饮用水、排洪、灌溉问题。土壤流失减少,土地的抗旱能力增强;减少了土壤的养分损失,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而与之配套的生产道路建设,改善了农户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林果业、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对当地农民提供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