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马古道上的“世遗”“非遗”“双遗产”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A 世界自然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熊猫故乡”雅安,将每年7月12日确定为“雅安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 
1869年,第一只大熊猫从雅安走向世界,雅安成为大熊猫的发现地。1955年以来,雅安先后送出活体大熊猫136只,第一只出国的活体大熊猫、第一只“国礼”身份出国的活体大熊猫均出自雅安。现在,雅安是全国活体大熊猫存量最多的地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52%的面积在雅安。“国宝”大熊猫在雅安境内的栖息地,不少就在茶马古道旁。
 
B 省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蒙顶山——2008年8月,蒙顶山景区入选四川省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蒙顶山是我国文字记载中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茶源历史悠久,现存有较大面积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林,是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204种鸟类的栖息地。雅安目前正组织相关材料,准备明年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将蒙顶山列入国家级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C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3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个。大多都在茶马古道上。
 
  荥经砂器烧制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多年前,荥经已有砂器生产。荥经砂器制作工艺至今依然沿袭春秋时期的工艺,这种相传几千年的原始工艺,使荥经砂器形成了红色、银灰色、黑色为主的单色砂器,且以砂锅、砂罐等生活器皿为主。

  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安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唐宋时就开始传承,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和标准。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初制、成品茶加工三个部分。目前,一些工艺被完整保留下来,进行了改良完善。但很多手工操作的工具和用具正在消失、变异,能操作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少。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茶品种较多,各种茶的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随时代发展而嬗变,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蒙山茶传统制作的主要器具包括:柴火灶,以草木薪作为燃料;烘(炒)锅,以铁锅最适宜;树枝,用于在热锅中翻炒青叶(新鲜的茶叶);背篼、篾簸,制茶基本工具;白蜡,用于润滑锅;木炭,烘干成品;草纸、麻绳,用于包装成品。

省内市州旅游局
新媒体网站

微信
局长信箱 回到顶部